一、引子
关于吴冠中先生,似乎有太多的话可以说,他的艺术,他的写作,他的思想和观点,他的脾气和个性,以及他所经历的艺术阴晴、人生风雨,无疑都为我们提供了太多的研究素材和参照。
吴先生本人是一个少有的刻苦、勤奋的人,他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思考和创作,似乎一刻也闲不下来,也因此他的创作数量和写作数量都大得惊人,2007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吴冠中全集》里收录的绘画代表作就有2048件,2008年团结出版社出版的七卷本《吴冠中文丛》更是收录了他的散文、评论、杂文以及与师友的通信等文字多达百万余字,影响之深广,在同时代画家中堪称首屈一指。而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吴先生又因屡次发表超前越轨的艺术观点引发论争,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人物,于是别人笔下有关吴先生的文字汇合起来也是蔚为可观的了。想说吴先生,真是一言难尽。
那么,还是先从与吴先生结缘说起吧。
2002年,上海美术馆计划为吴先生举办回顾展。我有幸被馆里选派担任这个重要展览的策展人。吴冠中先生是我很敬重的前辈,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我就研读过他写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发美术界大讨论的文章,深为其大胆直言的勇气和胆识折服,心目中将其放在文革后中国现代艺术运动的先驱者位置,因为在当时的中国美术界,他提出的观点犹如寒冬过后的阵阵春雷,起到了“惊蛰”的效果,激活了美术界的一潭死水。
作为美术馆的工作人员,我开始了与吴先生的接触。和美术馆的领导、同事们一起去北京拜访吴先生,商谈展览的各种细节,倾听他对作品展示方面的要求。吴先生给我的印象是,生活简朴,为人随和,思维敏捷,逻辑清晰,谈及艺术时语锋犀利、充满激情。
2005年秋,在经历将近三年的筹备工作后,吴先生的回顾展在上海美术馆顺利开幕。病后初愈的吴先生在家人陪同下从北京坐火车来上海,参加了开幕式。那次他显然非常高兴,对展览很满意,因为他在原本答应捐赠给上海美术馆做收藏的五幅代表性画作之外又额外多捐赠了一幅。这让我们所有参与的人感到非常快慰,也从心底感谢吴先生对上海美术馆的认可和慷慨。更让我们高兴的是,参加完开幕式回去后,从北京传来的消息,吴先生的身体越发好转、康健了。之后,不间断地看到吴先生在上至艺术庙堂的故宫博物院下至民间草根的“798”的一个个展览,看到吴先生长袖飞舞出新的油彩、墨彩。
时光斗转,一晃又是三年。吴先生与上海美术馆的缘分还在继续。2007年下半年的一天,我得到新的通知,吴先生决定再次捐赠作品给上海美术馆。很快,馆长将吴先生长子吴可雨先生传来的一份捐赠作品清单交到我手上,一共有六十六件作品,油画三十幅,水墨三十六幅,创作时间从1963年到2003年,跨越四十年,囊括了吴先生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和实践。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清单,作品质量之精、高,看后让人感到欣喜而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