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A·K·库马拉斯瓦米《自然在艺术中的转变》, 纽约多佛尔1956年版(1934年原版),第12页。[Anada K. Coomaraswamy, The Transformation of Nature in Art, New York: Dover, 1956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34), p. 12] 参见克里斯丁·迈克〈印度:时间断层中的多元实况〉,载〈亚洲现实主义艺术〉,前揭书,第243至252页。[Kristine Michael, India: Multiple Realities in Fractured Time, in Realism in Asia, Ibid., pp. 243-252]
[36] 马克思主义切入艺术史的思路有时亦可视为“形式主义式”的—它所采用的,无非是社会结构与组成意义上的各种“形式”。详见雷蒙德·威廉斯《关键词:文化社会词汇》,格拉斯哥丰塔纳1983年版,第138至139页。[Raymond Williams,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Glasgow: Fontana Press, 1983, pp. 138-139]
[37] 转引自王有亮,前揭书,第52页。
[38] 《文丛》第4册,第 54页。
[39] 乌瑞克·米登多夫于新加坡2003年8月的第3届亚洲学者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论文〈《管子》中的意识与高层次思维〉。[Ulrike Middendorf, Consciousness and Higher-Order Thought in the Guanzi “Sipia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sia Scholars, Singapore, Aug 2003.]
[40] 刘骁纯,前揭书,第 20至22页。
[41] 《文丛》第6册,第 234页。
[42] 〈吴冠中113幅画作慷慨捐献新加坡〉,见新加坡《联合早报》, 2008年9月3日。
[43] 《联合早报》,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