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资料显示,国外美术馆和博物馆与中国的传统体制截然不同。据考察,美国的博物馆中,非营利性的私立博物馆就占据了美国博物馆总数的65%,而政府办的只占23.6%。不论公立还是私立都能获得政府资助和社会捐助。成立130年的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也是私立的,每年的预算收入约1.4亿美元,其中基金投资收益占33%,接受社会捐赠占26%,来自纽约市政府的资金占15%,而门票收入仅占10%。
研究显示,西方国家在城市化和社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10-20万人的城市就拥有一座博物馆,而我国博物馆的现状与我们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众多的人口以及今天国民经济发展和公民受教育的程度,都是严重脱节。也许正如戴志康所说的那样,中国的美术馆还远远不够。但问题是,仅仅依靠投资冲动,美术馆热虽然热闹,却还是杯水车薪,无法扭转中国美术馆事业发展的落后局面。除此之外,能否守住游戏规则的底线,对众多民营美术馆也是一个考验。
美术馆的底线是非营利性
在记者采访时,许多专家异口同声地指出一个问题:现在许多民营美术馆,其实是挂羊头、卖狗肉,许多实际上是变相的画廊或展览馆。这是民营美术馆热背后的最大隐忧。
张江现代艺术馆馆长李旭认为,经营美术馆是一种有国际规则的游戏,不能搞“中国特色”。因为,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的章程对美术馆作了明确的定义(资料链接: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与职业道德准则的相关规定)。
根据章程的定义,真正的美术馆(art museam)是博物馆中与视觉艺术有关的分支,其基本要求是要有相当水准的藏品,一开馆就要有藏品;还有就是承担公共教育的社会责任,有藏品的固定陈列;然后才是举办各种展览、活动。这个国际规则决定了,美术馆是非常昂贵的游戏:一旦开门就是对社会公众的承诺,就要持续投入,考核美术馆运营的硬指标,是藏品要24小时365天不间断的恒温恒湿保存,展览需要场地、照明与通风;而软指标则是展览,从策划到布展、宣传,也要花钱。
确实,美术馆事业在国际上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准。仅以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为例,馆长费大为曾向记者透露,为了确保中心的展览效果,艺术馆的展厅采用了日光与人工照明结合设计,光艺术中心的硬件投资就达上亿元,而以“85新潮”为主题的开幕展,由于展品大量动用了海外藏家与机构的收藏,投入逾200万元。而艺术中心每年的运营费用,高达上千万元。这足以印证李旭的说法,美术馆是一种昂贵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