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于“造型 · 表现”学习领域的理解
“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的是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表现则是通过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造型与表现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本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模糊学科门类界线。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美术学科知识的轮廓将逐渐适度地显现。
通过 " 造型 · 表现 " 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1 、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并能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像力和创新意识。
2 、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 “ 造型· 表现 ” 能力。
3 、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二、“造型·表现”的策略
" 造型 · 表现 " 学习领域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 表现” 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作业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 " 造型 · 表现 " 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下面就以下几方面内容谈谈如何提高“造型 · 表现”领域教学的实效性
(一)加强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应注意的问题
“造型 · 表现”领域需要学生在充分媒材的支持下开展艺术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它包括教师自身的准备和组织学生开展课前准备工作,教师要充分考虑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设想出应对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灵活地驾驭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本领域的学习活动中达到最佳的效果。
(二)准确把握学科的隐含的知识点
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要求教师以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多种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选择教学方法之前,教师应该对教材隐性的教学知识主线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对所授教学内容在整体知识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及需要学生掌握的程度有清楚的理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有的放矢地选择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才能克服教学中表面热热闹闹,缺乏教学深度的问题,使提高教学实效性落到实处。
(三)借助其它学科的优势为我所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学科的知识相互融合,如美术学科中的电脑美术课与信息技术课、艺术表现与语文课、科学课、劳动课等都有相通的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减轻本节课的教学负担,教师还可以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将美术教学与学校的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协助了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又有效地促进了本学科的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准确把握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
最近发展区是指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预计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学生与教师之间无论从心理还是从知识经验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无法准确地判断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或将学生的水平估计过高,或将他们的知识技能的能力评价过低。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教师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如教师高估了学生的能力,就会出现多数学生在教师完成教学活动后不能达到预期的要求,教学过程必将出现反复的现象;如教师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就会在学生已经熟知的知识技能领域徒费时间和精力,两者都未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教师应通过前测、让学生反馈、尝试等多种方法找到学生学习知识的难点,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切实做到教为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五)借助现代教育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美术学科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形象性强,现代信息技术恰恰在这方面为美术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支持。同时,本次课改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给学生以更为生动的艺术感受。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以下以欣赏课为例,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的比较,可以看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效性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因素
在美术课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动手实践过程是一节课能否体现教学效果的关键,很多情况下我们看到一节课结束后学生未能展现出较为完整的艺术实践作品,于是我们就会感到学生的动手能力太弱,但如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细致观察,我们往往会发现很多学生的问题出自于习惯而不是能力,如有的学生未能把精力充分地投入到实践中,出现懈怠、贪玩、注意力分散等问题;有的学生合作完成任务时出现依赖或过于霸道等现象,这些都不利于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注重日常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极为重要的因素。
(七)教师的示范性把握重点
美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通过教师的直接示范作用 , 能使学生较快地掌握绘画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如果仅凭观看静态的范画和空洞的语言描绘,学生是很难掌握作画技能的。当然,教师的示范应该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真正起到抛砖引玉作用的示范。
(八)教学科学、规范的问题
注意:内容的科学性、板书的逻辑性(逻辑关系)、语言的严谨性(严谨性)
(九)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
(十)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包括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科专业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