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经济界还是文化界,“与国际接轨”已经喊了许多年,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博物馆、美术馆也的确“部分接轨”了,崭新的建筑里双年展、三年展、中英文导览等等已经有模有样。在许多当代艺术、建筑的展览上,看各种肤色的人都操着英语熟练交流,的确让人有“全球化”已经在中国成为现实的感叹。去年的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上,甚至出现了只有英文说明而没有中文说明的情况,这可以算是“国际化幻想”的最高阶段——也许这种忽视本土的行为可称是最拙劣的阶段。
在其他地方也是一副急急奔向“国际化”的场景,一些大中城市,纷纷开始修建、改扩建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大剧院。但值得注意的,现在各地对文化事业的投资过分侧重一些标志性工程,以修建各种大型场馆为主要目的,而对如何利用现有场所、如何提高现有机构效率、提供更实际的服务缺乏研究和实际行动。许多博物馆外型相当可观,可普遍存在展览方式陈旧、忽视和公众互动乃至青少年教育的现象,观众寥寥无几。
这般“虚火”, 和某些官员、博物馆从业者对于博物馆定位、意义的认识有关。一方面因为购买和修建硬件设施容易出成绩,另一方面,很多人对博物馆的认识和文物一样“陈旧”,以为就是保存、展览文物而已,所以都重视古代文物的征集整理,远古陶罐、唐宋瓷器、明清文玩这些“主流文物”每每占据了每个博物馆的主要展厅,现在又都想拉个北京乃至国外来的“大展览”,而和地方群众关系更紧密的民俗文化、近代文化却毫无踪影。
其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上对博物馆功能的认识已经有重大改变,在保存历史文物以外,博物馆在教育、研究和促成文化对话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可是国内的很多博物馆几年乃至十几年都保持一套固定陈列,展览的也总是从旧石器一直到清末的文物,过年过节才搞简单的应景展览,这样“抱残守缺”当然无法吸引更多观众来参观。为什么不能更新思想,把这些近现代、当代的文化痕迹也引入博物馆中呢?即使构不成藏品,也可以通过和古代藏品进行并列的特别展出,或者对地方文化进行研究和展示、举办讨论、讲座等方式来吸引本地观众,培养青少年的参与意识。
说穿了,中国近代以来一直有个都说“普通话”的大体制,对地方文化、社区文化一直忽略甚至压制。而现在又产生了“国际化”、“全球化”的大欲望,眼球都盯着伦敦、纽约、巴黎,而忘了身边活的历史——比如地方戏曲这样的民间文化。就地方政府、地方文化机构来说,如何认识本土的、地方的文化,并在新的环境下和大众交流、和外来文化进行对话,无疑也是个大有“搞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