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行政例行考察和制度审核后,美术研究所——这个在市场化和商品化夹缝中生存的学术组织与机构,又一次站在了面临发展和选择的十字路口。
曾经的共和国国家学术机构,曾经的新时期改革风向标,曾经的美术理论界学术重镇,再次面临着带有着迷惘的决断和选择。
一,以思想的创造再造辉煌
学术曾经以思想的火花,绚烂迷人的色彩吸引造就了一代学者的社会身份和学术地位。学术曾经以美好的对未来社会的憧憬给青年人以思想的快乐。学术也曾经以导师和先驱的身影给思考者带来美好的享受。但是,在商品意识和市场化冲击中,学术和书斋式的“学问”却被带来了显见的致命威胁。“学术”----这位曾经的圣者,“学术”----这个高高在上的思想者,再次地面临着尴尬和迷惘的处境。
在美学和艺术以“神圣”和“崇高”占据人们心灵的年代,“学术”曾经以清高的自傲身影吸引了一大批跟随在其后的艺术追索者。那些艺术的启蒙者将“五四”以来断裂的传统接续起来,以世纪初的“以美育代宗教”的蔡元培作为薪火承传的使者和榜样,在对世纪初以来的文化启蒙的接续中,文化工作者以自己“铁肩担道义”的责任和使命开始了新时期的学术征程。
在那个火热的年代,青春和旗帜一样是鲜红和绽放光辉色彩的。讨论是激烈的带有火药性质的唇枪舌战,是一次次激荡灵魂和心灵的碰撞,是一次次对哲学的深度思考,也是一次次站在红旗下对祖国未来和前途的担忧与怅惘。
火热的青春和炽热的生命,在灵魂和生命的激荡中获得升华。
二,时代变迁和价值观念的失落
在时代变革中,人们渐渐地淡忘了最初的理想追求和崇高志愿,人们在时风日转中在转换着各自的人生目标。简陋的住宅,恶劣的生存条件,养儿育女的艰辛磨难,让许多人改变了自己和人生的方向。在逐渐没落的“人文精神”面前,人们在苦苦地坚守自己和自己的人生目标。理想是什么?望着与天一隔的简易房顶棚,看着日益萧条败落的院落,望着曾经意气风发的大操场,也许更多人想到的是:未来将会是怎样的?
许多人坚守不下去了,下海经商,为了实现一下小时候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愿望。应该说,这种愿望没有错,但是作为社会的脊梁,曾经的担当,曾经的道义都在树叶的滑落中,在凄风苦雨中,在萧瑟的院落里,渐渐地被涤荡掉,被寒风吹灭掉,被主流意识遗忘掉,被风吹过去,不带痕迹地洒落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