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画以简略胜,画风冷逸。其精密者,尤妙绝。书法有晋唐风格,山水、花鸟、竹木,均生动尽致。盖其襟怀高旷,笔情纵恣,生趣自能油然。襟怀高旷,笔情纵恣,有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之妙。大风绝无师承,全凭已意,摆脱尘鞅,另开蹊径,有翰墨中散仙之目。胸中自有浩荡之思,腕下乃发奇逸之趣。
石涛(1642-1707)姓朱名若极,号青湘老人,又号大涤子。广西全州人,明朝皇族靖江王的后裔。清兵南下福王政权覆灭之后石涛之父朱亨嘉曾以明宗室名义在桂林自称“监国”(代行皇帝之权),不久在明皇室贵族内部斗争中被杀,幼年的石涛因此逃亡在外,怀着国破家亡之痛出家为僧,法名原济,字石涛,别号有苦瓜和尚、大涤子、瞎尊者,清湘陈人等多个。早年居无定处,又到过庐山、黄山、江浙一带,后多在安徽的敬亭山,四十以后常往来于南京、扬州之间,多居于扬州,老来曾去北京数年,复回扬州卖画,直到逝世。
石涛山水自成一家,下笔古雅,设想超逸。每成一画,与古人相合。竹石梅兰,均极超妙,尤精分隶书,笔墨苍莽高古,境界夭矫奇辟,处处有引人入胜之妙。石涛笔意奇恣,排奡纵横,以奔放胜,王太常极推许之,谓“大江之南,无出石师右者”云。道济功力极深,如设色《张僧繇访友图》长帧,长丈许,宽仅九寸,树色山光,青紫绚烂,而笔极奇矫,风神洒落,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又《故城河图》轴,纸本设色,此轴粗笔写山水,细笔写船缆人物,湾前帆影迷离,岸上人家错落,色愈苍而愈古,气弥逸而弥神,非胸中有数千卷轴,眼有数万云山,那能办此。又有《百美图》,纸本,人高两号尺余,尤为奇作。
由于身世,促成了他与祖国山河大地深厚的感情,在长期浪迹山林和流动生活中,对各地山川风物有着广泛的阅历,对于黄山胜境尤其有深入独到的观察和体验。在大自然的启发下,他有着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蓬勃的创作热情,所画山水构图新颖而多变化,景象郁勃新奇,意境宏深,笔情纵恣,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充沛的生命力。与充斥当时画苑的泥古不化千篇一律的八股山水形成鲜明的对比。石涛也擅画花花果兰竹及人物,传世作品很多,常见者如《山水清音》、《细雨虬松》、《淮扬洁秋》、《黄山八胜册》、《清湘书画稿卷》等,都是有一定代表性的优秀作品。
石涛成为封建社会后期山水画巨匠。所著《苦瓜和尚画语录》及许多题画诗跋中阐述了他的艺术思想。显示了他在山水画理论方面的贡献。要求画家与山川景物“神遇而迹化”。
弘仁(1610-1661)字无智,号渐江。俗姓江,名韬,字大奇,、鸥盟,安徽歙县人。明亡有志抗清,离歙到闽,从建阳古航禅师为僧。画从宋元各家入手,尤崇倪云林画法,为新安画派奠基人。
髡残(生卒未详)字介丘,号石溪、白秃、石道人。原籍武陵,俗姓刘,20岁削发为僧,云游名山,住南京牛首寺,由于多病,青灯黄卷,过着“偃仰寂然”的生活。髡残品行笔墨,俱高出人一头。其画迹流传不多,所画山水,得力王蒙。专以干笔皴擦,墨色沉着。《烟溪渔艇图》轴、纸本巨幅,《秋林烟霭图》轴、纸本中幅;《在山画山》轴,墨笔纸本,皆其名作。而《在山画山图》、纯写秋山,入手峰峦稠叠,松桧迷离,飞瀑下泻成溪,右有高楼,篱编竹外,缘坡而左,茅亭一角,矮屋数间,颇具清疏之状;过涧则鳞鳞碧瓦,帘卷青山,一僮荷蓧归来,则隐士高踪又在丹枫黄叶清泉白石间矣。其笔苍浑,幽深,令人寻绎不尽。黄宾虹评其画“坠石枯藤,锥沙漏痕,能以书家之妙,通于画法。”存有《秋山红树图》、《层峦叠壑图》、《苍翠凌天图》、《苍山结茅图》、《溪山幽居图》等,清幽高旷。
更多艺术类高考信息北京大成艺考教育中心--美术高考网会第一时间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