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花鸟画
元代花鸟画作为文人画的一个分支,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凸出的标志是单纯以水墨绘画花鸟,于是,墨花、墨鸟兴起并且流行。道、释、禅的思想,这时在艺术美学上的表现即是:任自然,不雕饰。反映、落实在花鸟画的笔墨上就是清淡的水墨写意,体现以净素为贵的境界。因为中国画发展至当下,各种技法尤其水墨技法已经完备,美学理论、画论已经成熟到足以适应画家任意驰骋于水墨世界。
元代的墨竹,继承五代、两宋而盛行。墨梅也在宋人“以墨点花”的基础上,发展创造,自成一格。那些曾在唐、宋时兴的院体花鸟画,虽后继有人,但已呈现颓势成为末流。人们不再取悦工丽之好,欣赏趣味已经转移到清淡水墨写意为主,这样,“唐之边鸾,宋之徐、黄”的古今规式已被打破。“一竿墨竹”即可“得我真情”,又何乐而不为?于是,倪云林“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写胸中逸气”的表白,在画家们那里和士大夫层得到广泛赞同,一人道破,万夫呼应。
花鸟、山水画家以画水墨梅竹为寄意遣情的重要手段。梅、兰、竹、菊在元代已经升华成一种人格与情感的符号载体。有元一代的四百余名画家中,据说有百余人画水墨梅竹。李衎、高克恭、乔达、李倜、柯九思、盛昭、张明卿、姚雪心等几乎无不以宋人文同墨竹为师法。
李衎(1245-13420年),字仲宾,号息斋道人。蓟丘(北京)人。传世作品有《修篁竹石图》、《纡竹图》、《双勾竹石图》、《沐雨图》等,其《纡竹图》,将生性纯直的青竹,因受环境压迫,生不得所,纡曲不直,显示了别种蕴含意味。笔致精到,颇见功夫。李衎向称“写竹之圣者”。
顾安(1289-1368)淮东人。生平专画墨竹,有《平安盘石图》、《新篁图》、《竹石图》等流传,尤善画风竹,竹态风势,另有风致。
柯九思(1290-1343)字敬仲,号丹丘生,台州天台人。长于写竹及鉴赏,诗书画俱佳。墨竹“晴雨风雪,横出悬垂,荣枯稚老各极其妙”。主张以书法通画法,现存《竹石图》,枝叶扶疏,浓淡掩映有致,代表了元人画竹风韵。
另外,山水画家们亦多喜欢以墨竹寄意,如倪瓒、王蒙、吴镇等都有精品传世。
王冕(1287—1359)字元章,又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农民出身,诗人,擅画梅竹,所作诗文常流露对元末黑暗政治的不满,如“冰花个个团如玉,羌笛吹他不下来。” 画家也因此诗,险陷文字狱。王冕对家乡充满了深情:“山中煮石乍归来,满院琼花顷刻开,仿佛暗香生卷里,夜寒明月与徘徊。”元末隐居九里山卖画为生,所画梅花枝繁花密充满生意。故宫所藏《墨梅图》用笔精炼,墨色清淡,若冰肌玉骨,勾花点蕊,似不经意却自然生动,不呆板,不做作。画上题诗:“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表露了在野蛮统治下不甘屈服的精神。其《点水古梅图》,同样况其不仕元廷的意志和决心。
元代以水墨画禽鸟的有王渊、边鲁、陈琳、盛昌年、张舜咨等人。
总之,以水墨写梅兰竹菊,成为文人作画的特殊题材和时尚。借以表现士气的“古怪清奇”,写墨竹“节不厌高,如苏武之出塞,爪不厌乱,若张颠之醉书。”开了明清绘画之先河。
更多艺术类高考信息北京大成艺考教育中心--美术高考网会第一时间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