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名潞(以下简称高):西方的“独立”是指学术上的独立性,“独立策展人”反而主要是大学教授和美术馆策划人员,他们不依靠策展谋生。中国的情况不一样,大多数策展人把策划作为职业,作为谋生手段。这就错了,因为要生存,不想做的事情反而就要接受,这会影响策展的水平和质量。
卢:近年来,区别于“独立策展人”和“常设策展人”的单一分类,“国际策展人”逐渐成为一个活跃的新名词,而且越来越多的策展人或批评家以此身份公开亮相,在中国此风尚亦日渐流行。面对“国际策展人”现象,我想概念问题是首当其冲的,即什么类型的策展人才是“国际策展人”?
高:只要在国际平台上策划展览,包括国内或国外的双年展或者各种小型展览,就是国际策展人。它包含两层意思,有我们主动走出去,也有国外邀请的。
顾:仅仅本国策划过国际展的策展人,还不能完全代表国际策展人这一形象。异国策展需要策展人有更国际化的眼光、素质和应变能力。
陆:没有这样划分“国内策展人”和“国际策展人”的必要,究竟是策划国际展的策划人就可以被叫做“国际策展人”,还是其跨国的居住和业务的身份决定的?
俞: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50年代的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圣保罗双年展,并没有按照传统的艺术史分类方法,而是标志性地对现代艺术进行了概括且带有总结性的归类,才逐渐确立了“国际策展人”这个单词。也正因为如此,策展人在上个世纪末,反过来促进艺术制度的完善,并在重要的艺术展览中设定明确的主题、在“去中心化”和“跨学科”的观念延伸中,开放性地建构了策展人自己在文化上的影响力。这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国际策展人”。
卢:当我们解构“国际策展人”这个名词时,“国际”是最重要的环节。从现代国家制度建立以来,欧美人确立了一套自我中心主义和全球一体化的“国际”标准,并将这种“想象”以殖民的方式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致使中国人长久以来用着“仰视”的眼光追逐着欧美所谓的“文明”。欧美的“国际”概念成为中国的概念,成为地理学上的全球概念。如何看待这种观点?中国人眼中的“国际”概念是什么?
顾:欧美的“国际”概念有多种,有欧美中心主义话语体系,也有社会主义国际主义话语体系。“国际”的概念在中国人眼中是带有政治性和时效性的。“国际”仍是上“本土”一等,艺术家在“国际”上获得成功暂时还高于在本土社会的好评。但这种状况已有所改变,毕竟中国经济的崛起和文化的辐射面举世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