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化文化成为“国际”的新一轮策略,当多元化格局成为各区域争相标榜的文化态度之时,中国“策展人”行业也逐渐走出了20世纪末的“舶来品”状态,转向21世纪本土情境与国际语境交错的文化问题的探索者角色。近年来“国际策展人”又成为一个身份新名词流行于市,它的新兴不仅打破了当代艺术原先的言说方式,而且在阐释过程中演绎了当代艺术作品之外的学术价值。面对当下中国策展人转型的重要时期,我们围绕着中国“国际策展人”这个热门现象,试图就此引发出关于中国当代艺术下一阶段的策略和方向的思考,这正是本期话题的根本目的。
本次邀请了五位正活跃于中国乃至国际舞台上的中国策展人、批评家、理论家——高名潞、陆蓉之、俞可、王南溟、顾振清先生,就中国的策展人现状和国际地位,欧美与中国对于“国际”的想象,“国际展览”和中国“国际策展人”的概念、学术价值、立场作用、操作方式、历史使命等一系列问题,从现象和本质、从实践和理论、从经验和行规,从外来和本土,或者从官方、从民营、从策划、从批评、从媒体、从女性等多点视角来阐释和争论,使得剖析更加深入浅出。我们无论是“师夷之长”,还是“中体西用”,殊途同归的是:促进中国艺术整体机制的良性发展是每一个环节的立足点。
卢缓(以下简称卢):“策展人”一词源于英文“curator”,而《英汉大词典》中这单词与艺术最紧密的解释是: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展览馆等的馆长,主任。陆蓉之老师当年怎么会想到将其翻译成“策展人”?
陆蓉之(以下简称陆):上世纪80年代初,台湾由国外引进的笫一个有主题、有策展人的国际展,是我联络组织的,对方主要负责人称为curator,当时中文还没有对应的名称。我在家里走来走去两个晚上,终于想出了“策展人”这个名词,还为此发了一篇介绍策展人制度的专文给台北的艺术家杂志,当时做梦也想不到现在策展人竟然会成为如此泛滥的行业!
卢:随着“当代艺术”的兴起,中国的“策展人”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逐渐区别于“批评家”或是展览中“艺术总监”、“学术主持”的身份而独立存在。在理想化的中国当代艺术体制或产业链中,“策展人”的重要职能应该是什么?
顾振清(以下简称顾):90年代以来,中国的“策展人”是美术圈内一些批评家、艺术家自觉、自发承担起的一个角色。在艺术社会尚未大面积市场化之前,策展人为中国当代艺术走出“地下”、走向公众社会起到了推动作用,并一度成为组织、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的关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