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可(以下简称俞):如果我们用西方的标准来看中国早期的策展人,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一个中国知识分子所扮演的“革命家”角色。那个特殊时期的社会氛围让我们体验到的,更多是意识形态范畴的东西,而不是对文化现象的归类、总结或者提出问题,所以偶然的事件并不能证明它就是今天策展人生长的雏形。
王南溟(以下简称王):中国自从有了策展人这样一个角色,好像评论家都不再从事评论工作,而只满足于策划展览,还经常有这种说法:做评论家没有什么用,应该做策展人。好像策展人是创造历史的,而评论家不是创造历史的。
陆:国内“策展人”与“艺术总监”、“学术主持”脱钩,也许都是应对艺术市场的需求吧?其实在一些大型的国际展中,因为策展人的人数多了,所以弄个“艺术总监”来当总策划人,所有策展人一样要承担学术任务的。
顾:策展人在中国当代艺术体制中的重要职能,就是为艺术家展出作品提供最优秀的条件。他们应该在筹资、组织、主题、设计、布展、导览和公共推广、维护等多方面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在艺术产业链中,策展人发现新艺术家、推举新作品,处于人气荟萃的起始阶段。
王:策展人不是在产业链里面的,产业链里面的不是“策展人”,而是“经纪人”。陆:把“策展人”更多地定义在筹资、组织、布展等工作,其实是有问题的。
卢:西方通常将“策展人”分为“常设策展人”——博物馆、美术馆等非赢利性艺术机构中,负责相关研究领域各类展览的策划、组织、布置、陈列的专职人员,以及“独立策展人”——不隶属于任何展览机构,以自己独特的学术理念进行展览策划、组织的专业人员,最重要的是他始终具备前沿的、独立的、学术性的问题意识。这种分类正确吗?面对中国的国情,“独立策展人”是否更容易实现中国的文化意志?
王:对的,“独立策展人”就是这种概念,这在国际和国内都应该是一样的。我们称哈罗德?塞曼是独立策展人,就是从他辞去了艺术馆主任开始的。
顾:中国的常设策展人往往是从独立策展人发展而来的。但常设策展人受限较多,所以,独立策展人的展览在国内仍是有效补充,是必不可少的。
陆:“独立策展人”的独立两个字,是因为他没有单位,不表示他有独立思考的强度,或他就比体制内的策展人更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我而言“策展人”的概念,仍是体制内的业务范围,“独立策展人”是个痛苦的职业,因为没有机构可以领取资金,所以必需一年到头为策划展览而找钱。国内大部分是独立策划展览来营销的艺术经纪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