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改变了新闻业的组成结构,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身临其境的形象世界,标志着一个更适合于人类认识的图像时代所具有的生命力;
九十年代,当我们再来回首那场来自电视的冲击时会认识到:经历了电视洗礼后的新闻摄影有了新的发展,在理论上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瞬间的新闻形象性”的固有特征,以及“在瞬间的形象里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新闻信息”的美学理想。
以全球新闻摄影为镜,来梳理我国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或许反映出的问题更具针对性:
二、新闻摄影如何定位?
1997年,中国发生了两件举世瞩目的大事,一件是香港回归,另一件是三峡截流。这两件事发生时正值中国人的法定休息日,于是在电视已相当普及的中国,人们坐在家里的电视机前目睹了该事件的发生。尽管新闻摄影界派出了强大阵容,但也抵挡不住电视的现场直播与立体报道对报业的冲击。于是人们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生活在由各种新闻媒体、形式组成的“新闻”这一环境中的人们,并不是单一地接受一种传媒的新闻,而是各种媒体、形式兼而有之,只是有所侧重罢了。这样,各种新闻媒体、形式对新闻事实的选择、报道在社会结构系统中就形成了分工。
由此,作为构成报纸整体之一的摄影形式,在报纸的范畴内,因自身的特点、能力导致了与文字新闻的分工。关于这一点,我们是必须有明确认识的,因为它直接制约了我们对新闻摄影的理性认识,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战略定位。
七十年代的西方报业,在电视新闻的冲击下开始变革,这场变革很快转向以新闻摄影为中心,经过人们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对于怎样在新闻业竞争中发挥新闻摄影的优势?如何确立新闻摄影在社会结构系统中的位置并不明确。这样,关于新闻摄影的定位,就不仅只是我国,而且也是全球新闻摄影界共同面临的战略性课题。
任何事物的发展走向,都是由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固有特征决定的。我们现在来研究、确立新闻摄影的位置,不仅必须明确新闻摄影所处的社会环境,而且更是需对新闻摄影的固有特征有足够的把握。
日新月异的科技,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尽管我们有理由作出这样的设想,在不久的将来,新闻摄影将打破依赖于报纸生存、发展的格局,但由于资金、习惯、宣传、功能等等方面的原因,新闻摄影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仍将以报纸为传播主体。而且即使是新闻摄影在科技的推动下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就报纸而言,摄影这种形式仍将与文字成为构成报纸的主体。在新闻摄影服务于报业这样一个背景下,新闻摄影的专业理想只有服务于或与报业的理想结合起来,新闻摄影才能得以迅速发展。离开这一点,至少在现阶段,新闻摄影欲寻求发展是不可思议的。基于这种判断,关于新闻摄影的定位,我们必须将之与报业联系起来,并以新闻摄影在社会结构系统中的战略任务、地位是服务或依赖于报业这个基本思想为指导。
一个时期以来,新闻摄影在改革中努力探索,出现了大量的组照,其目的是加大新闻照片的信息量,亦即人们常说的“报纸电视化”,但这是不是一种发展方向?是否有利于报业竞争、发展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竞争的含义既有优胜劣汰,又有扬长避短。大千世界的任何人、任何行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个扬长避短的问题,新闻摄影亦如此。“扬长”或“避短”,首先是要对“长”或“短”有充分的认识。否则,因为认识不清,将“短”当“长”扬,那结果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所谓“一图胜千言”、“身临其境”等这些新闻摄影的“长”,我们是有足够的勇气进行认识的。但对与“长”并肩而至的“短”,我们则缺乏勇气加以研究或认识得不够。就我们的实际情况而言,只有充分地认识新闻摄影的“短”,认识它的局限性,才可能对新闻摄影作出理性判断并在宏观上确立它的位置。
最近几年,人们对加强经济新闻摄影报导的呼声不断,但就整体而言,成功的或稍有影响的经济新闻摄影报导还是凤毛麟角。从理论新闻摄影学的角度看,新闻摄影是以瞬间的新闻形象性为特征的新闻形式,这一固有特征决定了新闻摄影无法报道那些时过境迁或概念、抽象的事实。它不及文字新闻在宏观上、深度与广度上对事实的叙述、剖析、评论能力。很多经济方面的事实,如产业结构调整、股份制改造等等,大体上都是新闻摄影无法从宏观上进行报道的,这是我们必须和应该有正确认识的“短”。
新闻摄影的发展已经证明:新闻摄影在报业的范畴内较文字新闻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文字与摄影这两种构成报纸的新闻形式,面对同一事实,文字所要解决的只是如何写才能更好、更容易被读者明了的问题,而摄影首先面临的则是“能否拍”的问题。正是这种“能否拍”的局限,才导致了“身临其境”等新闻摄影的“长”。在社会结构系统中,瞬间的新闻形象性特征决定了新闻摄影以“瞬间”立足而与文字新闻相得益彰。这个“瞬间”是指能够反映、提示或佐证事实的新闻性瞬间。当然就整体而言,任何新闻事实,都是新闻摄影力求参与报导的,只是角度、形式上的不同而已。这里的“不同而已”,正是新闻摄影“扬长”或“避短”的过程与选择。
1985年,第二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在安徽召开,会上蒋齐生老师提出了“图文并重”的办报思想,立即获得与会者的赞同。但是这一思想的核心并不是将摄影与文字等同成是“半斤八两”的问题。但是顾名思义的简单理解,使得我们的认识、理解出现了偏颇。所谓办报趋势将由“图文并重”向“图重于文”发展的理论预言,正是这种头脑发热,偏激思想的突出表现。由于我们还未能正确地领会“图文并重”的思想核心,加之西方报业在新闻摄影改革中仍处于探索阶段,这样不仅使我们盲目地将西方报业变革中的一种现象误以为是新闻摄影的一种发展趋势,而且更使得我们在实践中盲目地将一些本不能或不具有形象要素的事实勉强地拍成照片,以显示自己无所不能、包罗万象的摄影能力。但这种“扬短”的做法产生的结果是令人尴尬的。不论西方报业对新闻摄影作出何种选择与应用,我们都必须坚持按新闻摄影的规律办事,都必须在实践中体现“瞬间的新闻形象性”的固有特征。否则,我们将左右摇摆,失去立足之本,更何况,“报纸的电视化”只是西方的部分报纸在改革中的一种探索行为,并未形成或预示一种发展趋势或战略选择。没有科学地估计、认识自己在社会结构系统中的地位、作用,是我们“无所不能”而丧失摄影特性的一个重要思想、理论基础。这样,我们努力地认识摄影专业在某些方面的“无能为力”,着力摒弃一些不切实际的空想理论,紧紧扣住“瞬间的新闻形象性”的固有特征,正是新闻摄影走向成熟的体现。
由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只能从小处、瞬间、直接的新闻形象入手、落笔的新闻摄影,在报业的范畴内,无力完成必须具有顽强的叙述能力方可完成的“画龙”任务,而只能依据自身的特点、能力充当“点睛”的角色。这种“点睛”的角色,正是新闻摄影在社会结构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它不仅是在报业的范畴内文字新闻与新闻摄影的战略分工,而且更是新闻摄影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实施“扬长避短”战略所采取的必然选择。
“文字画龙、摄影点睛”是经过努力探索之后,人们对新闻摄影进行理性认识所确立的战略位置。这不是缩小,而是更加明确或更大限度发挥新闻摄影的作用所采取的战略性选择。它不仅让人更加明确新闻摄影的能力、位置,而且更是为新闻摄影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在宏观上明确或确立了新闻摄影的发展方向。
三、新闻摄影的全球意识
当我们来鸟瞰、审视今天的新闻摄影事业,或许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新时期的新闻摄影事业,尽管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还需探讨,还需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才能解决的难点问题。例如新闻摄影的中国特色便是如此。
自从我国确立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后,我国众多领域、事业都戴上了“中国特色”这四个汉字的帽子,“中国特色的新闻摄影”便是其中之一。但这种提法是否科学?勉强?何谓新闻摄影的中国特色?新闻摄影是否应该具有中国特色?倒是我们应该明确的问题。
新闻摄影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广义地是指整个新闻摄影事业,狭义地是指新闻摄影作品或与之直接关联的过程、应用等,而且我们一般只对之作狭义的理解与应用。所谓中国特色的新闻摄影,是指在中国这个区域范围内,新闻摄影与众不同的不一般的风格、特征。新闻摄影界曾就新闻摄影的中国特色进行过研究、讨论,暂且不去深究这些讨论的是非得失,一言以敞之,新闻摄影是存在中国特色的。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彼时的情况与结论并不一定符合变化了的现实。这样,我们对新闻摄影的认识或所持的态度,理应随着不断发展的社会而发展,否则就会使我们思想僵化而痛失发展机遇。
九十年代,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促成了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本与信息的全球化,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固有认识。人们不仅力求使自己的认识紧跟社会发展以适应变化的社会,而且更是以一种世界性的视角、高度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当我们放眼世界,将自己的事业融于全球事业中,并对之作整体考察的时候,就能明确:新闻摄影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它能为不同的阶级、肤色的人们所接受。新闻摄影的固有规律、操作不以人的意识而转移,是带有共性、普遍规律的东西,大体上无什么“特色”之谈。当然就一个国家的新闻摄影而言,它的主要服务、摄影对象是本国的人民,但这种由于区域不同而带来的不同服务、摄影对象,并不是一种特色、风格的表现,也并不足以说明特色的存在。就新闻摄影而言,当“中国区域”已经出现根本不同的社会制度长期共存的格局时;当中国的新闻摄影师们发出“与世界接轨”的呼声时,就预示着新闻摄影的中国特色将不复存在。作为“宣传”或“传播”的新闻摄影,要解决或制约它行动的是必须被人自愿接受,否则什么都无从谈起。当我们现在来研究前辈们关于“特色”的论述时,一方面感到人所认识的历史局限性;另一方面,由于世界的变化,今天还强调新闻摄影的中国特色,不仅阻碍我们事业的发展,而且更是有悖于我们的事业走向世界。
我们自认为的新闻摄影的中国特色,有些是扩大了新闻摄影的概念;有些是对全球新闻摄影缺乏了解、杜撰出来的;还有些则属“历史遗留问题”。但这些“特色”,因缺乏一般规律这个坚实基础,所以尽管作为一种“特色”存在,但也只是一种暂时的,它必将随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而消亡。
八十年代,如果我们还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广大通讯员的参与是新闻摄影的一大中国特色的话,那么到了九十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这支队伍基本上已经瓦解,这个“特色”也就随之消失。恩格斯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
在中国人开始“第三次思想解放”,并着力使自己融于世界、走向世界的今天,我们来审视我们的事业,就能更加清楚地看到我们工作中的不足和与世界的差距,而这种差距与不足常被我们冠以“特色”加以鼓吹。新闻摄影的新闻性不强,缺乏竞争等等这些“特色”,不仅是不符合客观规律、落后的,而且也是我们急于改进和必须抛弃的。
我国新闻摄影缺乏竞争可谓是又一“特色”,但这能否长久?回顾一下历史,或许我们就能有清醒的认识:在我国改革开放引进竞争机制的初期,我国理论界曾连篇累牍地论述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竞争间的种种区别。但当我们今天再来看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发现:竞争不因社会制度的不同而改变其固有属性,毫无特色可言。竞争不论是被谁,哪个阶级、制度运用,它都是优胜劣汰、残酷无情,没有区别的。当我国新闻摄影发展到今天还显示不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特有风格的时候,就表明被我们反复论证的“特色”是何等的脆弱。故而,在世界及中国格局发生变化的今天,中国新闻摄影理应摒弃狭隘的“特色”观,而将自己融于全球新闻摄影事业中,以加速走向世界的步伐和推动全球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
四、稿件是不是商品
1993年11月,第五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在无锡召开。会议对我国刚确立的“市场经济”作出反映,并就新闻摄影的商品性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在会议发表的《纪要》中指出:“报纸的广告是商品,报纸发行是商品,新闻照片当广告用和在市场上出售是商品,但新闻照片稿件不是商品”。
我国对市场经济的运作已有五年。五年来,经过人们的求实探索,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澄清了许多糊涂或偏见的认识。就新闻摄影、特别是就新闻摄影理论界而言,是否应以更加开阔的视野,科学的态度及求实的作风来重新审视新闻摄影的商品性问题呢?
第五届年会,对稿件作出不是商品的判断是有其历史原因的。1993年,我国刚实施市场经济模式,在市场经济的起步初期,对新闻摄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作缺乏理论依据和足够的认识也是必然的。加之当时“有偿新闻”的泛滥,更是加重了人们的顾虑,甚而打击了人们对这一问题进行理性认识的勇气。但是当市场经济的运作雏形或发展趋势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重新认识、判断稿件的商品性问题,也就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生活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人们,只要略晓经济学常识,便不难作出稿件就是商品的判断,而对这个简单的常识性问题作出错误判断。恐怕更多的是来自“有偿新闻”的顾虑和真实性的担心。
在一个成熟的市场里,只有优质的产品才可能赢得并占领市场。而新闻如果是有偿的,那么其真实性也就大打折扣,失掉真实性的“稿件“,也就不成为新闻稿件,也就失去了这个市场的“进入资格“,以至失掉一个赖以生存的更大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没有“市场“的约束,才造就了有偿新闻。稿件作为商品(或特殊商品)在西方运作已有相当长的历史,而且从运作的情况看,并未发生有偿新闻的问题。故而,认为稿件成为商品将导致有偿新闻的判断是错误的。而我国之所以曾出现有偿新闻的问题,一方面是我们的从业人员素质低,缺乏职业道德;另一方面就是我们没有一个市场,也更没有一个“市场进入准则”来实现稿件的交换、竞争、淘汰。而建立这个市场的理论根据或所依赖的就是对稿件是不是商品作出肯定的判断。否则,没有商品,哪来市场可言。
在今天,否定稿件为商品,已不仅仅只是认识、理论上的问题,而且在实践上已经严重地阻碍了我们的改革。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为提高照片质量奔走呼号,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我们没有一个竞争机制,而竞争机制的形成,有赖于新闻摄影建立一个“市场”。从发展的角度看,建立一个有效的新闻照片市场,是我们参与竞争,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必然选择,而建立“市场”的基础就是将稿件作为商品运作。从这个意义上说,肯定稿件为商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稿件运作的必然选择。
将新闻摄影推向市场,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不论我们对稿件是商品作肯定或否定的答复,它都以商品的固有属性存在着。而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加速自身的变革,将新闻摄影事业融于社会变革中求发展,则是我们应该加紧研究,并作出明确答复的问题。
五、向重大题材倾斜
现代社会或我们将面临竞争的激烈程度和残酷性,恐怕是我们估计不足的。在竞争中提高固然好,但在竞争中被淘汰的也不少见。兴许,现代市场的竞争还未走进我们,但宏观地看,在一个没有竞争就没有前进的社会里,这种竞争的到来只是时间的问题,而竞争的残酷性,恐怕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这样,从新闻工作的实际出发,按新闻摄影的规律办事,实施向重大题材倾斜战略,就是我们参与竞争、争取读者,立足于社会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