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边缘说”也只是隐含着的一种担忧与不切实际的误读。因为到目前为止版画不仅没有被边缘化,而且仍居主流美术之中,其他任何小画种尚无法取代其第三的位置,这只需了解近几届全国美展中的版画展情况便可了然。有一种看法认为版画缺少对当代艺术的介入,被当代艺术边缘化。其实从徐冰的《析世鉴》到今年第三届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的外围展,这期间还有版画家以版画元素从事装置艺术创作,更何况当代艺术本身在我国就没有处于主流的位置。而版画切入当代、关注当代的社会问题,还是应以每位画家愿意与能够采取的个性化方式,这样才不会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使版画保持多维的开放的取向与形态。
那么近些年出现的个性彰显的多元格局,特别是一些重个体感受、重自我表现的版画是否背离了新兴版画的传统?客观地讲有继承、有拓展,亦有背离。如果能够以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就不应对其误解与指责。试想能要求现在的版画家去重复表现或采取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版画的题材与表达方式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使命,一代人要做好一代人的事情。新兴版画的先驱们以对救亡图存、反内战、争民主的政治现代性的认同,完成了他们的文化使命与社会责任,以对外国现代版画的借鉴,实现了由中国传统的复制版画向现代的创作版画的形态转换,他们的艺术实践体现着一种开拓精神与彼时的先锋品质,这同样需要继承。继承是为了超越与拓变,拓变就必然有背离。通过继承、拓变与超越,把中国版画推向高新的阶段是时代赋予年轻版画家的使命。而这使命的真正完成则不仅需要有一种责任感,还同样需要前辈版画家的那种开拓精神,那种甚至为新兴木刻而献身的精神。这应该成为我们纪念新兴木刻运动80周年的认同点,应该成为我们实现版画高新目标的动力与起点。
当然,肯定版画的发展态势不是说版画不存在问题,各画种有各画种的问题。版画除个别的具体问题外,有两点应予重视:一个是就创作而言,整体水平在稳步提升,但力作缺失。第11届全国美展版画评选金奖空缺,既说明了评委的高要求,又说明缺少顶尖作品。每届全国版画展评审时,刚进评选现场,整齐的版画令人惊喜,评委们会不约而同地感受到比上一届又有发展,但当最后评奖时,越仔细审视越觉得缺少有份量有力度的惊人之作,这几乎成为所有评委们的共识。我感到转型后的版画两头不到位,既没产生原来那样反映生活的经典之作,又创作不出有份量有深度的现代力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精力投入不足。社会的浮躁使画家不像原来那样能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像过去那样为一个展览花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时间创作一幅版画的情况已少之又少。所以克服浮躁心理,增强精品意识,尤为重要。另外提高版画展评奖的权威性、公平性,提高获奖作品奖金的额度等,亦是吸引画家增多精力投入的有效措施。另一个问题是艺术市场,这个议论了多年的话题,肯定是制约版画发展的一个瓶颈。如果说边缘化恰是在艺术市场中版画处于边缘,这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些版画家创作的积极性,并诱使某些版画家精力转移,移向畅销的画种。所以有关部门如观澜原创版画产业基地等采取措施,想办法打开版画艺术市场。但客观地讲,想在近年解决这一问题只是一种奢望,而且即使版画市场好转,也无法或不应与国画、油画攀比,因为价格根本就没有可比性。而从另一方面看,因版画市场不佳,而使版画家无需追随市场,也不必进行商业炒作。因此连国画、油画或理论界的有些专家也认为还是版画最纯粹。
如果从版画既摆脱了过去政治功利的困扰,又未更多地经受商品大潮的侵蚀,在深化语境和精纯技艺中进入了多向的稳定发展期的角度看,这种状态纯粹说是基本符合版画实际并值得珍视的。当然若能突破其问题的局限,在精品力作的打造中使版画的艺术价值与商品价格双双走高,是否会使版画的发展进入更佳的状态!
更多艺术类高考信息北京大成艺考教育中心--美术高考网会第一时间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