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广泛地收集和整理美术资料,熟悉美术技法和工具材料的性能与表现力。
收集和整理资料学习法是指通过坚持不懈地收集、整理、欣赏和翻阅绘画、书法、工艺设计、风景建筑等图片及理论书籍资料,以提高感受力、陶冶情操的学习方法。运用此法,必须明确收集资料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要经常翻阅,不能只做收藏家。
在收集美术资料时,要事先建立起自己的“美术资料袋”,具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做法是:①确立分类的主题,如“戏曲与美术”,“民间美术”,“印象派”,“欧洲艺术”,“中国画大师”,“交通工具设计”,“卡通世界”,“服装与个性”,“时尚科技”等。②广泛收集,可从废旧报刊杂志中剪贴,或从网上下载等渠道去收集五花八门的多媒介美术资料。如纸质媒介保存(包括报纸剪贴、拍照、书籍复印、打印和摘抄等),电脑磁盘保存等多种媒介形式。③阅读、整理资料,并按专题将资料归类。每份资料要注明出处,做到既尊重他人,也便于日后查找。
美术具有突出的操作性和重形式特点。美术活动与理论学科不一样,主要不以文字、数字作为传达信息的媒介,而是以视觉形象承载信息。视觉形象的创造必须通过一定的技法完成于物质材料上,因此对创作者而言需要在相当的程度上掌握美术技法。对欣赏者而言,如果了解一定的美术技法和材料相关的知识,也能够从作品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审美享受。文学作品中的内容决定着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在美术中,这种让认识同样是正确的,但美术的形式不仅服务于内容,它本身也有极强的欣赏价值,如线条的韵律美或不同材料的材质美,以及不同技法表现效果的技艺美。因此,要熟悉美术技法和工具材料的性能与表现力。平时在学美术时,就应该多寻找各类美术技法书参考和选择多样的工具材料进行尝试练习。
6.以案例学习法进行点面相结合的学习。
所谓案例学习是指通过对某一具体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引人注意的作品或事件进行学习,以便从中感受和认识一般的道理、原理、程序和方法等。案例学习在当代是运用非常广泛的学习方法。
在美术学习中,可以通过对一些较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进行深入地赏析或选择经典美术作品为临摹对象来学习美术技法,从而较为形象地感受和认识美术语言、形式美规律、构图法则和美术表现方法等抽象知识,并较为有效地掌握基本的美术技法。例如,通过深入赏析《最后的晚餐》油画作品,我们从中可形象地感受和认识到形体、空间、色彩等美术语言,均衡的构图法则,变化统一的形式美规律和明暗表现法等知识。通过对造型简单的几何形体素描作品的临摹,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地学习基本的素描技法。
纵观人类美术史,经多年的发展而创造出来的美术作品是不计其数的,若不采用案例学习法进行有选择性地学习,那是无法做到有效地学习。不过,案例学习仅局限于“点”的学习,要想扩大视野、拓展知识面,并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就需要在案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地“面”的学习,即学会运用在案例学习中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去赏析或创作相似类型的美术作品。例如,以案例学习法来欣赏北京故宫的大门,从赏析典型案例中我们感受并了解到故宫大门的造型样式、色彩、材质和装饰的美感以及象征意义,感悟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通过案例学习获取一些有关中国传统造门艺术的知识之后,我们要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去进一步赏析中国古代相类似的门类美术作品,做到学以致用而提高实践能力,并有助于加强对知识的领会与巩固。
要想更有效地学好美术,还可经常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尝试运用已学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去解决遇到的各种与美术相关的实际问题,这样不仅能进一步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深刻认识美术的价值和学习美术的意义,而且能巩固和提高美术知识与技能,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