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再版的书,无论体量和内容,都远远超出了2001年的第一版。经历了10年的沉淀和提炼之后,本书作者邓乔彬先生,不仅在诗画研究方面不断刷新自己的卓见,并且也还继续保持着大陆地区在这个学科领域的前沿地位。长达140万字的篇幅,以12个章节的篇目结构,阐述了从先秦至19世纪的中国绘画思想历程。
作为中国文学史研究专家,邓乔彬先生在完成了1992年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诗画艺术思想史》,出版了诗画比较的著作《有声画和无声诗》后,深感古代诗画既可比、又不可比,而因两者之不可比,决计分别就中国诗歌思想史和中国绘画思想史写出二书。为此,于1994年开始动笔、1998年完成初稿、2001年正式出版了中国大陆地区的第一本完整而系统的鸿篇巨制《中国绘画思想史》。该书以详实的史料、清晰的脉络、深刻的分析、宏观的视野,很快受到广泛的关注,成为不少学者专家的案头必备。2002年,该书荣获第13届中国图书奖。
《中国绘画思想史》是一部关于中国绘画理论的通史式著作。全书以历史朝代为线索,把对中国绘画理论的研究,融入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范畴。作者阐述了各朝代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审美风尚的变化,对中国绘画理论产生多方面影响。其中,既有宏观性的论述,也有细致入微的疏理和评析。从而使本书在一般意义的史论基础上,得到更高层次的理论观照和把握。
中国古代文论和画论之间的微妙关系,尽管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后世的研究者,特别是美术史研究者,常常因为在文学史研究方面的学术功力之不足而难以兼顾两全。这对于身兼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词学》主编等职务,并具有在唐宋文学、中国古典诗词研究、诗画比较等学科有着多年博士生导师经验的邓乔彬先生而言,一切只是驾轻就熟。文论与画论的结合,是本书最为突出的特点。
对史料的全面把握和综合分析,是本书的有一个重要特点。作者在系统研究以文字表述的绘画理论之外,同样重视零散的观念、说法,尤其是未见于文字、但从绘画作品中透露出来的创作思想。对于不同时期的文化思潮和审美时尚,也力求以客观、公允的立场加以评述。特别是对19世纪中国古典绘画思想的终结,进行了多方位的解析。并在《结语》中对20世纪中国绘画思想的发展,作了积极而充分的论述与展望。
正如《文艺理论研究》主编、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徐中玉先生指出的那样,邓乔彬教授的这部《中国绘画思想史》,堪称绘画领域能填补空缺的第一部大篇幅著作。此次再版刊行,除了在文献资料方面严格校勘、查缺补漏之外,还新增了不少历代中国绘画经典作品作为插图。图文并茂的阅读方式,精炼的学术语言,深邃的思想内涵,使得本书的再版,成为一次对原版的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