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墓葬出土随葬品丰富,有陶、铜、铁、骨、金银、玉器、漆器等。陶器占大多数,器形有大口罐、多系罐、单耳罐、细颈执瓶、灯盏、弦纹罐等,在M11、M12墓室内出土的四件釉陶器保存较好。极为罕见器形有大双耳壶、碗、模压莲瓣纹双耳罐。由于盐碱侵蚀严重,一些器物已经破碎,另有一些器物是人为毁碎的。铁器主要有铁刀、钉、铁箭镞、环形器、铁镜等。铜器主要有铜镜、铜簪、小铃等。还有复合用具的组件,如带扣、带饰等。骨器主要有簪等。金银器均为首饰件,有宝钿金花簪残段(簪头)、金花饰、耳环金坠饰件(残)、银耳环饰。在M11内出土有两件白玉手镯的残段。钱币有货泉、大泉五十、五铢钱、剪轮五铢、龟兹小钱等。漆器均残朽,仅余朱漆黑彩漆皮小残块。
新发现的5座砖室墓,从其形制结构和布局特点、墓室彩绘壁画、葬俗葬法、随葬器物及组合等方面来看与2007年发掘的砖室墓基本相同,这些砖室墓的形制,与中原内地尤其是甘肃酒泉、嘉峪关的魏晋壁画墓、敦煌佛爷庙湾、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墓地发现的魏晋十六国时期砖室墓非常相似,出土的部分遗物也与上述地点诸墓地等出土的器物相似或相同。墓葬的年代应为晋十六国时期,部分墓葬的年代可能略早。
从目前友谊路发现的全部15座墓葬来看,墓葬分布较为集中,墓葬规格较高,部分墓葬呈密集有序分布,墓向又多为南向,或西、东向,可推测砖室墓葬群可能存在不同茔区的区划;表明这里是一处规模较大的墓地。通过对墓葬的初步分析,这批墓葬从形制上看为典型的汉式墓葬;形制和营造方式显示出墓葬存在等次规格的差异;从墓葬形制、布局并结合出土随葬品(陶器、五铢钱、铜带钩等)情况看,墓葬所反映的丧葬文化受汉晋时期中原汉文化传统的直接影响,同时还有一些显著的地域特点。2007年考古发掘时,我们已提出,墓葬的葬者有可能是长期居住在龟兹地区的汉地吏民、屯戍军吏或河西豪族移民,抑或就是深受传统汉晋文化影响下的龟兹国贵族墓葬。
库车友谊路以砖室墓为主体文化特征的考古发现,对深化认识3~4世纪为主要阶段的龟兹绿洲城邦历史、文化研究,探讨晋十六国时期中原王朝经营西域的历史,准确阐明汉晋时期中原王朝和西域绿洲城邦国家间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及丝绸之路历史,具有重大历史考古价值;为研究新疆库车地区晋至十六国时期墓葬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墓地出土遗物数量多,类型丰富,对研究魏晋十六国时期中原内地文化在西域的传播、融会方式、途径等细节问题,探讨魏晋十六国时期西北民族关系历史,与楼兰、高昌地区晋十六国时期文化关系的分析,库车绿洲环境考古研究等均具重要的学术意义。库车友谊路魏晋十六国古墓葬的发现表明,中原汉地文化对西域绿洲城邦诸国历史文化影响时间长,范围广,规模大,对西域历史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因素多元性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而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