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在不断地显现,又不断地褪去,当一切都渐渐远去时,时代的灵魂便凝聚在了雕塑那坚硬的脉络里。雕塑之初是作为一个实体而存在,不论是敦实厚重,还是轻灵飘逸,都通过形体的凹凸明确占有空间,是视觉、触觉和运动觉的艺术。雕塑艺术存在于我们的现实世界,显然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这就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到它作为现实存在物的场所性。社会性以及与自然、生态等诸因素的和谐性。雕塑的物理空间正是基于此而提出的,主要包括自然景观和现实场所两方面。
一、雕塑与自然景观
雕塑是经人类不断发展、创造的艺术产物。人生存、活动于自然之中,因此雕塑艺术与自然环境也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有的公共艺术都离不开自然因素的影响,相生相息,不断传承,雕塑更是如此。
自然不仅是可利用的资源宝库,也是解决诸多设计问题的最好典范。从西班牙伟大的建筑师高迪的艺术作品中便可窥知一二。正是因为有了这位古怪离奇、才华横溢的天才建筑师,巴塞罗那才披上了非同寻常的奇异绚烂的色彩。在高迪的艺术中,一切灵感均来源于自然和由此而生的幻想:海浪的弧度、海螺的纹路、蜂巢的格子、果实的形状。他将传统的硬邦邦的建筑线条魔幻般地化解为海草般自由摇逸的柔软曲线,它们漂浮、不规则且充满灵动的诡秘之气。与其说高迪的作品是具有功能性的建筑,还不如说是采撷了自然之灵气的奇异雕塑。领悟自然是人类生活的组织结构形成的重要原因,社会的深层框架亦是如此。自文明始,人类就逐渐懂得,社会必须与自然和谐,因为自然是价值的外在源泉。
自然不仅是雕塑空间的源泉,而且还是它的载体。当我们掀开地表发现秦陵的兵马俑时,除了惊讶与感叹之外,不由得思索艺术、文化与自然、地球的全部意义。谁能想到早在两千多年前创造的雕塑作品,竟然在地下被保存得如此完好,这一重大发现,不仅填补了雕塑史关于秦雕塑艺术的空白,而且使我们后人能够有幸穿越时空,得以通过实物进一步研究那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我们除了赞叹秦兵马俑的塑造技艺,感慨秦雕刻工匠的才华和辛劳,还应感谢自然和大地,是它们承载了举世罕见的珍品,容纳了亘古未有的奇迹。
不论是建筑还是雕塑,若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则不仅充分展现建筑或雕塑自身的艺术审美,其自然环境还会与之共同生长,更加衬出艺术的无限魅力。就像经历了岁月的考验仍巍然挺立在阿克罗波利斯山上的雅典卫城一样,聪明的古希腊人巧妙地利用地形将建筑群体完美组合。而山体好比是这建筑群巨大的天然基座,树石等都生长与分布得恰到好处,更加突出白色大理石建筑与雕刻的精美之处,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追求崇高、静穆、伟大的审美理想。雕塑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将更有利于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