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新春,品几张漂亮的猴画,也是件赏心悦目的乐事。
说起猴画,不能不提的是那只最调皮,也最威风的猴王———孙悟空,著名动画大师万籁鸣, 便是因画活了美猴王孙悟空的形神而饮誉海内外。万先生为了孙悟空能在银幕上活起来,专门饲养了一只猴子,成天观察猴子的活动规律,还找人学了一套猴拳,没事就练。所以,万先生笔下的孙悟空,充满了灵性,那种聪明劲呼之欲出。
还有一个“齐天大圣———孙悟空”,是已故工艺美术大师张光宇,为动画片《大闹天宫》所作的人物造型图。此作汲取了我国传统戏曲与民间壁画的精华,以富有强烈民族特色的色彩线条来表现,加之优美的舞台亮相式的造型,使孙悟空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性格得以充分展现。
韩美林先生是位擅长动物装饰画的著名画家,他的作品《猴》兼揉了东西方艺术的精髓,充分展现了变形、夸张、传神的美感,富有装饰韵味。
取材于民间传说的山东农民剪纸画《猴子钓鱼》,其内容主要取猴年鱼(余)的吉祥含义,作品形式质朴无华,充满着民间艺术的乡土风情。
清末画家武强所作的一幅木版年画《猴耍杂技》,与其说是一幅年画,倒不如说是一幅风俗画,因为作品表现了清朝民间生活的场景,同时也说明耍猴在我国有着相当的历史。从画中擅长表演的猴子身上,我们还可猜度出当时的驯猴水平。舞台上,两只猴子在登铡刀;一只猴在倒立转盘;一只猴立在另一猴肚上舞弄东西;台下四只猴在敲锣奏乐……图右上方,你甚至可以看到,有三只猴身着戏装在表演 “西厢记”。
说来有趣,在明清以前的绘画作品中,很难找到画猴为主题的画,而猿画倒有不少。据说是因为猿好静而猴好动,我国古代文人视猿为憨厚君子,而把猴视作油滑小人。古代还另有“猿活千年化作人”之说,所以历代流传下来的猿画自然就比猴画多得多了。只是到了明清以后,画猴的作品才开始多了起来,原因也是因“猴”与“侯”谐音,取其升官发财之意,比如“猴拉马”便有马上封侯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