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至11月,为配合胶州市东苑府邸住宅小区工程建设,青岛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胶州市博物馆联合对工程占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在宋代文化层,清理出多组建筑群基址,出土各类遗物600余件,瓷片数以万计。
一、遗址概况与考古工作情况
板桥镇遗址位于山东省胶州市旧城区,其东南濒临胶州湾。自唐高祖武德六年(公元623年)设立板桥镇开始,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条件,经济活动便开始活跃起来,逐渐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和商贸重镇。
宋元祐三年(1088年),板桥镇成为胶西县治所,兼领临海军使,并设立板桥市舶司,管理内外航务和中外商人的海上贸易,抽取进出港口的贸易关税等,为宋代北方唯一一处市舶司,海运贸易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山东半岛被金兵占领。
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年),在胶西板桥镇又设立了板桥榷场,后改名为胶西榷场,与南宋互市贸易,金朝政府在胶西榷场设置令丞,主管金宋之间的贸易。但是由于南宋与金不断处在战争状态,势必影响双方的贸易往来,正隆四年(1159年),宋将李宝率军在胶西沿海一带抗击金兵,致使胶西榷场被撤。世宗大定四年(1164年),宋金重新修好,胶西榷场复建。一直到南宋末年,时兴时废经营了半个世纪,这里仍为南北贸易的重要地区。
元明以后,随着云溪河、胶莱河、大沽河等河流的淤积,海岸外移,板桥镇港口让位于它的外港-塔埠头码头。古板桥镇也随着历史的变迁湮埋地下,从人们的目光中神秘地消失了。
1996年,在进行胶州市政府宿舍建设时,发现了数量巨大的宋代铁钱。经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出锈结成块的铁钱30余吨,其中能辨清字迹的有圣宋元宝、大观通宝、崇宁通宝、崇宁重宝、政和通宝等,均为北宋徽宗时期的铸币。2003年,胶州市在云溪河改造和湖州路市场建设施工中,也出土了数量较多的宋、金、元、明、清时期的瓷片。
2015年9月,在当年出土铁钱的胶州市政府宿舍东约30米处,青岛东苑置业有限公司在原胶州市政府所在地,开发建设东苑府邸住宅小区。在建设施工时,又发现大量北宋铁钱及不同时期的瓷片等文物,当地文物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予以停工并保护现场,同时,青岛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胶州市博物馆联合组队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重要的考古成果。
二、考古发现的重要遗存
通过此次考古发现,胶州旧城区内的文化堆积深达7~8米。金、元、明、清、民国各时期文化堆积厚度不一,距地表3-3.5米深处为宋代文化层。在宋代文化层,共揭露单体遗迹132个(处),其中建筑遗迹35个(含墙基26条,房基9处),灰坑72个,水井6眼,灶址12个,道路1条,沟3条,水渠3条。发现的灶址有单灶和二连、三连、四连灶多种形式。位于发掘区南部的东西大道,残存宽度2-3米,暴露长度40余米,路面经人工夯砸,平整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