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现认之阿房宫前殿遗址的东北约1公里处,有一宋代以后出现的村庄,称为“阿房村”,而该称谓的由来,是源于现认的阿房宫前殿遗址。
(5)文献中关于“阿城”的记载, 最早见于《汉书》,其载:“举籍阿城以南,······”师古曰:“举计其数而为薄籍也。阿城,本秦阿房宫也,” 又据宋敏求《长安志》载:“秦阿房一名阿城。在长安县西二十里。西、北、东三面有墙,南面无墙。”该书又引《十六国春秋》载:“苻坚建元二十年(公元384年),慕容冲据阿城······”《旧唐书·高祖本纪》载:“乙亥,命太宗自渭屯兵阿城,陇西公建成自新丰趣霸上······”
在考古勘探和发掘中,已清理了存于现认阿房宫前殿夯土台基北部的“阿城”北墙遗迹。前殿西部和东部因有村庄覆盖,不能发掘。故已无法找到“阿城”之西墙和东墙的遗迹。但据当地群众反映在解放以后还看到过夯土台基西部有一道南北向土墚,高约1米。且土墚东西两侧有碎瓦片,后被村庄覆盖。同样,在台基东部亦存在上述遗迹。故我们认为群众反映的遗迹现象应为:“阿城”之西墙和东墙。又,在现认的前殿夯土台基南部勘探和发掘中未发现南墙的遗迹。这样考古的调查、勘探和发掘之“阿城”资料与文献记载的“阿城”资料是一致的。
综合上述,现认的前殿遗址夯土台基就是秦阿房宫前殿遗址之夯土台基。
1、 阿房宫前殿遗址未发现被火焚烧的痕迹
自2002年10月——2004年12月,考古队在阿房宫前殿遗址试掘和发掘了3000平方米,勘探面积350000平方米(被村庄覆盖之处,除水泥地和砖铺地之外,在花池内、羊圈中、厕所旁、房屋间的空地中等等均进行了密集勘探)。未发现一处在当时被大火焚烧过的痕迹。这一重大考古发现亦与《史记》记载相亦一致。
传说中认为阿房宫被项羽放火焚烧。这种说法未见于《史记》记载。与此相反《史记》中却有项羽火燒秦都咸阳宫殿建筑的记载,“项籍为从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燒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史记·秦始皇本纪》)即项羽当时对咸阳采取了燒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又《史记》中载:“燒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在这里司马迁也没提到项羽燒阿房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