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牌改革媒体报道不适应 奖项总数比参赛人数多这几天的合肥,无论是在全国体育大会的比赛场馆还是新闻中心,记者们见面聊天时都忙着“改口”:“你们省得了几个一等奖”、“我们省一项比赛就得了四个三等奖”……这让习惯于讨论金牌、奖牌的老记们感到有些别扭,而将“奖牌”改为“某等奖”的改革,也给老记们报道体育大会带来新的挑战。
昨日,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保龄球男子双人赛在合肥结束。和往届体育大会不同,昨天有两组选手获得了最高奖项——一等奖。这并不是因为成绩完全一样而并列第一,而是这项比赛就是设了两个一等奖,而且二等奖达到了12个,三等奖也有7个,保龄球赛每个单项比赛的奖项设置都如此。高尔夫球、健身气功、健美操等比赛和保龄球一样设有多个奖项,只要能达到各等奖达标线,就可以获得相应奖项。就拿龙舟比赛来说,本次比赛设置了300个奖牌和获奖证书,男子比赛7支队伍中,有6个队获得了奖励,获奖面超过了前三届体育大会的任何一届。
不设金、银、铜牌,而采取划分等级的方式计奖,是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对赛制改革的尝试,打破了综合性运动会传统的奖励模式,本届体育大会总共设置了7800个奖项,而参赛运动员只有5400多人,奖项总数比参赛人数还多!所有选手走上台的时候,都满脸笑容,让人觉得这并不是在参加一场比赛,而是在参加一场派对。
奖项设置的改革其实是体育大会向体育本源回归的一种努力。体育大会的宗旨在于激发民众的运动激情,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让民众共享运动的快乐。参加前几届全国体育大会的记者都还记得,虽然赛会不做排名,但各代表团还是要自己统计金牌、奖牌数,暗地里较劲,最终导致体育大会走上过分追求成绩的锦标主义道路。如今取消金、银、铜牌,改为普奖制,而且也不进行计分,让代表团想搞排名都无从下手。
“一等奖怎么有这么多人啊?”“不设金牌我们怎么报啊?”……这两天在比赛现场,类似的疑问,我们听到了不少。淡化金牌的创举,为之头疼的还不止老记们。私下交流时,不少体育部门“群体人”也有些情绪,“我们搞群众体育的,就等着体育大会出点成绩,算这几年没白忙。但现在不设金牌,我们连排第几都搞不清,回去怎么交代呢?”
之所以会有这些疑问,说到底还是金牌意识在作怪。对很多人来说,比赛不设金牌,就像空口吃白饭一样没滋没味。金牌意识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确曾起过积极作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金牌甚至已经成了整个民族的兴奋点,一枚枚金牌的斩获,带动了民族自信、凝聚力的极大提升。在金牌意识的推动下,奥运战略得以顺利贯彻,我国的竞技体育水平大幅提高,直至跃居奥运金牌榜首。
可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比赛要金牌,无金就失败”便是当时的真实写照。过度强化金牌意识,就会演变为“唯金牌论”。本应带动更多民众投身运动的竞技体育,也逐渐演变为精英体育、小众体育。弱化金牌意识,并不是代表不要金牌意识,也不是说不用去努力拼搏争第一。而是说,树立正确的“金牌观”,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参与比胜利更重要”所代表的奥运理念和奥运精神之精髓所在。
本届体育大会之所以进行赛制改革,就是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竞争性,凸显重在参与、全民健身的理念,让人们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到体育的快乐,而不是仅仅盯着奖牌榜上一枚枚金牌的归属。全国体育大会从2000年创办至今,一直进行着积极的探索,诸多兼具运动性、娱乐性和时尚性的项目被不断引入。很多项目更是会在比赛间歇鼓励观众走下赛场,通过与选手的互动,感受“体育嘉年华”的魅力。把比赛、展示、论坛、旅游有机结合,是“四体会”的最大特色。打破了以往运动会单纯办比赛的格局,增强了体育大会的群众性、互动性与可参与性,把健身运动送进社区、农村、工厂、学校,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切身感受体育健身的快乐。
体育大会的改革也给老记们传递一个信号,传统体育赛事的报道模式,也需要发生变化,不能还是围着金牌转、明星转,不能再让人发出“这是全运会还是刘翔运动会”的质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