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雕塑,是以宗教教义、故事、人物、传说为题材的雕塑。中国古代宗教雕塑以佛教雕塑艺术成就最高。现存佛教雕塑以石窟寺雕塑为代表,分布于新疆、甘肃、宁夏、山西、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川、广西、云南等地百余处。其中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享誉世界。
敦煌石窟,是今甘肃敦煌一带石窟群的总称。它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等,以莫高窟规模最大。据载,敦煌石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至元代的一千多年间,不断凿建。唐代已有一千窟龛。窟内塑有造像,四壁与天顶画满壁画,洞前建有木结构建筑,集建筑、彩塑与壁画于一体,构成金碧辉煌、绚丽多彩的佛国世界。现存历代洞窟492个,壁画45000余平方米,彩塑3000余身。由于敦煌自西汉张骞通西域开始,就成为东西方的交通枢纽,是印度犍陀罗文化、希腊文化和我国中原文化的汇合地,所以敦煌石窟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宝库,也是世界古代文化艺术的宝库。
敦煌石窟现存魏至宋彩塑2415余身,影壁(浮雕)千余身。其中,唐代彩塑670尊,从艺术成熟和绘塑结合之完美来看,都是敦煌彩塑的高峰。唐代彩塑,将佛的慈祥大度,菩萨的温静端庄,弟子的聪慧虔诚,天王的威武雄壮,都表现得惟妙惟肖。人物形象丰润端庄,比例适度,衣纹舒展自然,傅彩艳丽又谐调统一,是从生活中概括而来又按佛教发展要求创造出来的中国化佛教雕塑。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市东南45公里处的秦岭西端的麦积山。凿窟始于十六国后秦(公元384~417年),后经多个朝代开凿,现存洞窟194个,壁画1300余平方米,雕塑7200余身,被誉为“中国彩塑博物馆”。其中,北魏、西魏时期的彩塑最为精美,形象已是典型的“瘦骨清相”的优美风格。佛、菩萨温柔亲切、秀丽婉约、宁静淳朴。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的武周山北崖,依山开凿,东西绵长一公里,始创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主要石窟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迁都洛阳以前。现存洞窟53个,共计1100余龛,有石雕造像51000余身。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北魏文帝命昙曜和尚主持开凿的史称“昙曜五窟”,即第16~20窟。这五窟的主像像高分别为13.5米、15.6米、15.5米、16.8米、13.7米,形体硕大,气势宏伟。其相貌分别按北魏太祖至文成帝五世帝王雕刻,突出体现皇帝即“当今如来”的思想,是神权与皇权相结合的产物。20窟大佛,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此窟前壁已崩塌,大佛露天,为释迦牟尼坐像。大佛前额宽广,直鼻大耳,宽肩,头部徽俯,沉思端坐。大佛形体洗练、概括,艺术成就极高,但风格仍带有印度外来影响的痕迹。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伊水两岸,创建于北魏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北宋四百多年的营建,现存窟龛2102个,雕像10万余身,碑刻题记3600多品,以北魏的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和唐代的奉先寺最为突出。北魏时期的造像,面孔清瘦,身材瘦小,衣纹飘曳,颇具文士之风。与云冈造像的高鼻大眼、面庞饱满、身躯壮实、慈祥中透有威武之气的形象相比,龙门石窟创造了真正有别于外来样式的中国佛教石雕像。
奉先寺卢舍那佛龛是唐高宗、武后时开凿的,当时执政的武则天曾助脂粉钱二万贯,于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完工。当时窟前有木结构建筑群,称奉先寺。奉先寺后被伊水冲毁,但属于寺庙一部分的窟龛造像依然存在,共有主佛卢舍那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11尊雕像。主像身高17.14米,菩萨身高13米,弟子、金刚约10米,是龙门石窟最大的雕像群。卢舍那佛是释迦牟尼的报身像,是佛慧光芒普照四方之意。大佛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其视线角度与礼佛者仰视视线交汇,使礼拜者感受到佛的慈祥。
此外,我国古代还有一些与宗教有联系的祠祀性建筑中,也遗存有优秀的雕塑作品,如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的宋代彩塑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殿内有43尊彩塑,除圣母两侧小像是后补者外,其余均为宋代原塑。正中帐内为圣母坐像,侍从井然有序地站立在两厢。侍从中有5尊宦官,4尊男装女官,33尊身着长衫或短衣长裙的侍女。她们或梳双螺髻,或梳堆云髻,其上裹彩色布巾,裹法各不相同,服饰彩绘美观,衣纹塑造流畅,身材苗条,体态婀娜,与真人同高。这些侍女像,因都是站立静候侍奉圣母,动作不可能有过大区别,要使其不雷同难度极大,但艺术家能依靠身姿微妙的变化和面部眉宇间的细微起伏,表现出她们年龄、性格和情态的不同,是我国古代彩塑艺术的精品。
更多艺术类高考信息北京大成艺考教育中心--美术高考网会第一时间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