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家的两重文化身份如何突破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环境中,如何突出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在我国文化背景发生重大而深刻变革的当下,如何突出自己艺术的当代文化身份?我觉得这两个文化身份是当代书法家都必须解决的大问题。
第一,在批判的阅读中,博览、研究、理解、选择和运用丰厚的书法历史文化资源。为保持和拓展中国书法艺术的深厚传统,我们应当以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视野,不仅从经典作品中,而且从民间实用器物中———包括仰韶陶文符号、岩画图腾符号、甲骨文、金文、汉简、汉魏碑版直到晋唐以降的书法宝库———努力在较深的层面上去理解书法作为一种审美文化的标志性特征,由此去追寻它的精髓与奥妙之所在。不仅从中借鉴书体结构及其形变所创造的艺术魅力,而且要感悟和理解古人的艺术理念和它所包含的文化精神。诸如:书乃吾自书,书为心画,书外求书;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笔墨当随时代,风神骨气为上等等,真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用之不竭的文化精神源泉。简而言之,民族文化身份是我们的立足点。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以现代人的眼光去重新认识和阐释传统,借古开今,并以我们的文化优势与国际对话,才能真正完成具有艺术史意义的革命。
第二,创新,还必须吸收新的文化资源,必须用精心挑选与组织的新符号系统去表达对现实的立场与关怀。书法变革不但要在“视觉效果”上创造神奇,拓展传统书法的审美境界,而且要以当代文化内涵表达新的审美感觉,使当代文化价值进入百姓生活。这里要强调的是,构成作品现代感与现代性的并不只限于作品的形式,而在于,甚至主要是看艺术家在作品中呈现的主体观念与当代人文精神。所谓当代文化身份,就是要站在当代先进文化的发展前沿。 历代很多大手笔叙事文字基本上都是艺术品,是因为他们的艺术素养到位。但作为书法艺术,并非以书写诗词为目的。书法家是把文字作为审美对象来创造书法的,是从审美的角度去为人们提供有价值的精神文化产品。因此,开拓书法艺术形态的当代视觉效果,便成为当代书法艺术创造的前提。可以说,书法艺术的当代文化视觉效果,是书法艺术的生命与灵魂。它的审美价值就应以当代文化视觉效果来判断。创新,就要把握住书法艺术在形态、形质和形体结构上的当代性这一历史性的独特变化的主线,在视觉效果上呈现当代人的文化风神。我认为,确立当代文化身份是我们的出发点与归宿。
更多书法类知识登入--书法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