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考古工作者近一年的不懈努力,位于陕西南部商洛的一处典型西周村落遗址——陈塬遗址日前全部发掘清理完毕。该遗址为西周时期的聚落形态研究提供了新类型,对于研究该地区与江汉平原地区的文化联系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据负责发掘工作的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队队长杨亚长介绍,陕西省在西周文化研究中,先后已发掘出西周都邑和各诸侯封国所在地遗址,但一般民居村落的遗址还一直没有发掘过,这次的发现在陕西省尚属首次。
该遗址位于陈塬村西北部的山前台地上,距商洛市区约1.5公里,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属西周中晚时期,是商洛考古队、商州文管办在砖厂取土工地巡查时发现的。从去年开始,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商洛市考古勘探队合作,对商洛陈塬西周小型村落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揭示出残留的三间一排的房屋建筑基址及一道壕沟,发现倒塌于房屋建筑内的二十余件陶器残片、单孔石刀、骨器、龟甲、陶纺轮等器物,并清理出大豆及粟类的炭化植物颗粒。陶器残片以加砂红褐陶为主,泥质灰、黑陶次之,并有少量泥质红陶。
据介绍,陈塬遗址所出土的陶器群中,联档鬲、仿铜陶鬲等陶器形制与关中西周中晚期的同类器物具有较强的趋同性,而深腹罐形鬲、大口盆形高实足鬲等陶器在形制方面则与关中地区的西周陶器存在较大差别。其中,大口盆形鬲的形制与江汉平原地区以往所发现的同类器物基本相同,并与该地区东周时期所常见的楚式陶鬲具有明显的演变发展关系。考古专家认为,这一遗址的发掘对长江流域的古环境演变和中华民族南北文化的交会研究极具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