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版画教育已受到世界各国儿童美术教育家的重视和广大儿童的喜爱,很多国家都相继在中小学、幼儿园开设版画课。作为世界性的绘画艺术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也十分重视儿童版画教育,不仅成立中国少年儿童版画学会和各种儿童版画活动组织,随着美术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很多学校还把版画教学作为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为了进一步发挥儿童版画教学自身的诸多优势,现就版画教学创新这一问题谈些粗浅的认识。
一、教学思维创新,正确定位
1.更新四个教学理念
“存在决定意识。”要想跟上飞跃发展的世界潮流,一定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要用新的思维重新审视儿童版画教学。这是创新少儿美术教育理论的前提,更是推动少儿版画教学科学发展之本。当前要着重更新四个教学理念:
一是着重科学发展。要摒弃传统版画教学单纯传授版画知识、用刀技巧,追求讲究“刀味”的“低能力、高要求”的旧的教学观念。着眼儿童的德、智、体(特别是身心)、美全面科学的协调发展。
二是坚持德育为先。俗语说“画如其人”“习惯决定命运”,学画要先学做人,注意从小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要坚持德育为先,注意在学习版画过程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锻炼毅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不仅能使儿童科学健康发展、受益终身,而且能促进版画技艺的提高。
三是强调自主探索。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探索是儿童的天性。我们要树立“强调自主探索”的新理念,在版画教学中精心设计儿童喜闻乐见、兴趣盎然的教学活动,坚持采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探索生活中与制版、印刷有关的信息,探究版画的制作过程、所使用的材料和工具等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验,去积累经验,并引导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不断去发现、探索版画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久而久之,儿童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就会逐步理解、掌握和运用版画表现语言去展示自己的内心轨迹。
四是常激创新欲望。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世界发展的动力。从小不断激发儿童创新意识是培养儿童创新能力的前提,美术教育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为人类最初对于美术的运用、接触无不渗透着丰富的情感。人类借助于线条、色彩等来表达情感,从而引起人的共鸣。因此美术作品是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美术教育的价值就在于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的丰富的精神世界。因此,我们要通过版画教学经常激励儿童的创新欲望,不断使之个性得到张扬,创新能力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
2.正确定位版画地位
版画的复数性是有别于其他画种的显著特点。它可以制作多幅原作,同时在许多地方展示或馈赠给多位朋友,促进交流,受到人们的青睐,更受到广大孩子的喜爱。
二、教育形式创新,拓宽途径
教学形式虽然历经多次改革,但由于受旧的教学理念、指导思想的制约影响,还离不开传统教学程式的框架。因此,必须进行创新,以拓宽途径,提高教学效率。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学习模式的创新
新《课标》提出转变旧的学习方式,由过去的单一、被动和陈旧向多样化、多元化转变,其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操作实践是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儿童版画在创作过程中,除了学生的自主构思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掌握画、刻、印这样操作性极强的技法,体现了新《课标》的探索实践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我们要充分利用版画教学这一优势,大力进行学习方式的改革,这不仅是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重点,更是创新版画教学的重中之重。主要有以下五种形式:
(1)自主探究式
自主探究式,就是整个版画学习过程始终贯穿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操作实践之中。具体模式是:课首激兴,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引导探索→操作实践,继续探索→合作交流,积累体验→总结感受,体验快乐。
(2)激发兴趣式
“好奇、爱问是儿童的天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儿童上述特点,培养兴趣是儿童接受版画教育的先导和前提。因此,在开始进行版画教学时,或进行一项新的版画教学内容时,都可采用这种学习方式。
(3)悬疑探究式
创新是从问题开始,针对儿童好奇、爱问的特点,我们可采取悬疑探究式,即整个学习活动是在不断悬疑探究过程中进行的。具体程序为:课首激兴、悬疑→引导释疑,探究、悬疑→自主释疑,合作交流→再次悬疑,合作悬疑。
(4)自由探索式
这种学习方式是在上述学习方式基本掌握、熟练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是张扬儿童个性,给其自由发挥、独立创新的空间。在总的学习要求、目标引导下,让儿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力,自由创作,自主探索。为了激发兴趣和创新欲望,可以和节日、生日及游戏竞赛结合起来,以便激发儿童的参与热情,如举行以生日为主题的版画竞赛等。
(5)举一反三式
举一反三是具有强烈创新内涵的学习方式,一般作为强化一种版画制作方式或一种版画技巧,促进儿童将其转化为能力或习惯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采用“课首举一,课中或课后反三”“版画制作方式举一,自主探索或合作交流反三”“版画技巧举一,练习反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