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将在内黄县三杨庄召开“聚落遗址考古及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月底三杨庄汉代村落遗址将正式面向市民开放。
据了解,三杨庄汉代遗址毁于两千多年前黄河泛滥,被泥沙深埋地下,2003年6月因内黄县政府开挖河道而被发现。经过近两年的考古发掘和勘探,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大遗址重点保护项目。目前遗址内已有7处庭院基址得到确认。通过对其中4处庭院的发掘,清理出包括屋舍瓦顶、墙体、水井、厕所、池塘、农田、树木等大量重要遗迹,并出土了一批反映当时生产、生活状况的文物。
目前发现的三杨庄遗址面积10.5平方公里,已钻探发现15处建筑遗存,最大的一处约万余平方米。同时,还发现了互为相连的路网。
专家认为,三杨庄遗址是一处西汉晚期较大规模的聚落遗址,遗址保存了大量西汉晚期社会结构、农业生产、社会制度等方面的信息,代表了汉代最基层的社会经济结构,为研究西汉时期社会组织结构、社会制度形态、经济发展状况、农业生产水平、建筑结构布局、民间生活习俗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据介绍,根据国家文物局的规划,该遗址将建成中国唯一的、最为完整的、颇具规模的汉代自耕农遗址展示区,除即将正式开放的三杨庄遗址二号庭院展示馆外,未来还将建设一、三、四号庭院的保护展示馆,并将按1:1比例复原两处庭院遗址,以展示汉代田垄、农作物耕作和相关生活场景。
此外,在遗址中心区还将建设一座大型汉文化博物馆,陈列展示汉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生活方面的实物。
(责任编辑: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