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泼墨
附图向我们提示了泼墨的基本理念,泼墨是在一块地方使水墨交融,产生墨的丰富微妙的变化,给人以淋漓的感觉。这种墨法可以通过笔的运用,产生水、墨及浓、淡,干、湿的交错变化。也可用染得此效果。泼墨,顾名思义,就是以一种“泼洒”的感觉和态势进行表现。一般使用的毛笔都比较大,笔锋中含有水、墨量比较大。也正因为如此,泼墨中笔法的体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谓“墨中见笔”就是要使每一个纸上的墨痕有笔触感,不“肉”不“死”不“滞”,要“透亮”要“空灵”要“结实”。另外还要懂得“计白当黑”的妙用,要学会控制水墨下注的速度,注意笔触间留下余白的形状和位置必须与形体的构造相结合。脱离形体内在支撑的墨块,只能是无意义的墨渍。可利用用笔的干湿、黑白和笔触的变化,很好地塑造了溪水激荡之中的岩石的质感、量感、体积感。如附图泼墨所形成的墨块之间的余白正好位于山石的凸出位置(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因势利导的问题)。图12是表现远山时的泼墨用法,尤其要注意的是云气的处理,以有形表现无形,计白当黑,要求在泼墨的过程中随时留意形状的变化,这无疑是有一定难度的。
另外,在使用泼墨时需要注意的是,往往要求一笔下去要有多种墨色变化,因此在用笔调墨时要学会用毛笔的不同部位蘸取不同的墨色,尽量不要将墨色完全调和均匀之后再添蘸。而在落墨时也要注意笔锋的多部位多方向着纸,注意速度、力度的随时调整,使之产生丰富的不可重复的形状和色彩变化。
更多艺术类高考信息北京大成艺考教育中心--美术高考网会第一时间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