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培养才能美
当代大学生要博学多才,要具备相对齐全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各种知识,还要具备至少一种以上的艺术才能或较高的艺术鉴赏水平。现实生活表明:思想的空虚和知识的贫乏形影不离,智慧和觉悟与学问难舍难分。十年来,一批又一批的上海各高校的大学生每每在欣赏诸如京剧、芭蕾舞、昆曲、交响乐、民乐等高雅艺术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为艺术工作者出色的表演才华发出由衷的赞叹和敬佩。大学生在欣赏高雅艺术过程中,都会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博得社会的认可和人们的尊重。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愈臻完善。通过欣赏和领略艺术工作者的精彩表演,许多大学生领悟到:人的才华越多,水平越高,对社会的贡献就会越大。他(她)也就会赢得人们的信赖和尊敬。一一位上外大学生颇有感触地说:“每次看了专业艺术表演家来校演出后,我都会进一步激发起学习好专业的激情和决心。因为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上,仅仅靠一个大学生的身份就想安身立命是不可能了。一个没有真才实学的人,不仅得不到发展,甚至生存都会成问题。”一定要像艺术家们一样,做个有才能的人。这也许是很多大学生在赞赏艺术家的精彩演出之后产生的一种迫切的心愿吧。
三、铸造行为美
行为美是指人们在良好动机的驱使下,以身作则,为人表率,以非权力的影响力激励他人产生效仿意识而产生美感的一种行为。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大学生在欣赏高雅艺术,为艺术工作者的精彩表演鼓掌喝彩的同时,都会对诗人冰心的小诗所揭示的哲理产生感同身受般的领悟:“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多少艺术工作者,为练就一招一式,经年累月地艰苦磨练。多少艺术大家是吃了许许多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苦,经历了多少次的失败和挫折才终于成就了今日的辉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嚼得菜根,百事可做”。平时,一些大学生对这些耳熟能详的道理往往不以为然,然而,在欣赏和赞叹艺术家们的惊人才华时,大学生们的心被震撼了。平时不经意间养成的一些懒散、放纵、害怕艰苦等坏习惯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艺术家们以自己在台上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大学生们,许多来上外等高校演出的艺术家们成为了大学生自觉效仿的榜样。这样,大学生在自己的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和校园各项活动中就会心甘情愿地乐于投入,倾注自己所有的热情和创造力,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而许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和抗挫折的心理承受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提高和强化。
四、提高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人们发现、感受、鉴赏以至创造美的能力,即对各种事物的审美价值进行分辨、品评时所必需的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它是一个综合结构,是欣赏力与创造力的有机融合,是人类独有的能力。一个人的审美能力的高低,制约着其情感的丰富程度和精神境界的高低。大学生较高的审美能力是其深厚素养的集中体现,是其审美观成熟与否的主要标志。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十年来,在情趣高雅的文化艺术氛围熏陶下,上海各高校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有了一种“审美的敏感”和“统摄力”,较之过去,不少大学生发现美的眼光开始变得敏锐了;区分美的水平开始变得准确了;鉴别美的水平也开始让人刮目相看了。如许多大学生通过观看话剧《尊严》、昆曲《班昭》等和参与“读百本书”等艺术欣赏和读书活动,在提高高雅艺术欣赏水平的同时,进而发掘出了审美对象丰富多彩的感性形式,领悟出了社会人生的深沉意味。
十年来,上海各高校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走过了这样一个过程:从最初的主动为大学生“送戏上门”这一层面不断地演化和上升到主动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需求,主动配合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新需求,主动参与大学生的审美实践,主动融入大学生的审美创造活动中去这一崭新的层面。这是很让人欣喜和为之鼓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