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办学定位
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是在1986年开设的环境艺术专业的基础上,与2001年成立。建筑环境艺术系设有设计基础和专业设计理论研究室、建筑与规划研究室、环境景观设计研究室、公共艺术研究室、室内设计技术研究室、建筑模型与计算机绘图工作室,以及环境艺术工程设计研究所,并确立了产、学、研一体的办学模式。近二年中,在院党政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支持下、在国家教育部、在陕西省教委的支持下,我系配合学院成立了第一所专业美术学院特设的特教艺术学院,现已招收学生28人。
建筑环境艺术系注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复合型”的建筑环境艺术人才,注重相关知识与相关学科的渗透及吸收,注重素质教育及基本技能的训练,致力于在艺术院校培养懂结构、重技术、精施工、强设计的环境艺术类特殊人才,尽快培养一披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艺术类建筑师、规划师及环境艺术设计师。
我系自觉树立起立足西安、研究陕西、研究西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理念,为国家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当地的经济发展献策献力。全体师生扎根西北,潜心努力,深入研究我国的优秀建筑文化遗产,密切注视国际同行业的动态,积极参与国内外的行业活动,积极探索适合于国情、适合于当地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条件的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之路,努力推动大西北建设,使优秀民族建筑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光大。
建筑环境艺术系与古城西安及西北地区的建设发展十分密切,积极参与国家与地方的各种建筑活动,提供了许多高质量的规划和设计成果,为祖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和建筑水平的提高,为丰富民族的建筑文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系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吴昊教授为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西安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装饰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环境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全国建筑美术教材编委会委员。
二.教学特色
建筑环境艺术系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定艺术研究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确立以人为本,尊重自然,注重人文,承启历史,回应时代,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面向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的主战场,密切结合国家对高层次、高水平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和规划意识,以及较高理论素养和较强时间能力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科研和管理人才。立足学科发展前沿,强调创新,努力创造良好的开放型教育环境,鼓励多学科交叉渗透,提供良好的社会实践条件,推动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逐步实现人才培养由封闭型向开放型、单一型向多元型、知识型向人才型的多方面转变。立足西北,面向全国,面向世界,成为有自身特色的城市规划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建筑环境艺术系多年来一直本着专业学科发展道路,探索基础艺术教学与专业设计教学相结合的进阶式教学思路。长期以来注重艺术基础的教学工作,并不断挖掘基础教学的专业化个性发展,以求对学生在艺术素养根基的培养上不断拓展专业艺术学习思路。因此在本系教学设置上对基础教学部分进行了进阶式、不断深化的教学改革。
我系基础教学分基础绘画和专业绘画教学两大板块。基础绘画教学在传统绘画教学基础之上开拓学生学科专业性绘画思路,依据环境艺术专业特色加强培养学生综合专业素养,并形成了有别于其他艺术学科的教学特色,同时为进一步进行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通过教学实验与改革创新,本系基础教学工作收效颇丰,学生反映积极,教学汇报展得到校方认可。
紧抓基础教学已经成为了近几年西安美术学院教学重要的方针政策, 新生入学后的基础课教学也成为必备的强化课程。每年一次举办的新生入学素描教学成果展,旨在推动基础教学和强化学生的美术基本功。美术院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依靠建立起来一套完整的教学规范,这种规范必然要求训练扎实的写生基本功,以全面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培养科学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为宗旨;要求学生在观察思考得到感受的基础上从而能够客观表现对象的比例、结构、形体、质感、特征、透视、空间、明暗、环境等关系。
我院建筑环境艺术系的教师在基础教学思路上下了大工夫,不断地进行基础教学的实践探索,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效果。从摆静物开始就力求激发出学生的自身潜力,并且同环境艺术这门设计学科结合起来,静物的大多都取材于生活,并且很多是由学生自己进行搜集整理后先按照自己想要表现的方式和角度进行摆设,然后再由任课教师进行指导和调整。这样就在前期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并且变以往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参与。作画内容自然也就打破了以往石膏像、水果、花卉等静物统帅全军的局面,从单一中走了出来,画面中生活气息十分浓厚,更加体现出了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理念。而在作画时,对于学生绘画的技法也不做固定的要求,除了学会准确的运用调子与线这两个基本的绘画表现因素以外,还要求他们加深认识,体验感受,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从而逐步扩大视域,锻炼多种的表现手法,学会深入浅出的刻画,提高审美品位,感悟形式规律,使学生有一双敏锐的具备艺术洞察力的眼睛。要求他们系统地研究自然界万物的形、体、结构、空间等存在的形式,从观察入手,了解观察、感受、解析、领悟、表现的科学进程。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上能够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潜力,更要求学生自身也多思考、多观察、勤动手、出精品。课堂有了正确的造型观念和思维方法,就能重新审视自然,从简单的再现自然存在的起步状态,走向艺术的表现。而这样也更加适应于设计学科的学生基础课的训练,也有助于学生开创性思维的启发,在训练基本功的同时为以后的专业课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个过程就是环境艺术系教师所想要达到的科学的训练过程。艺术教学“教”与“学”两个方面都因人的爱好、追求不同而蕴涵着个性色彩;我们的教师会引导学生吸收与探索;学生也会因个人的喜好做不同的选择。多元的现代艺术多方面的影响教师和学生都有了广泛吸收与自我选择的机会。它较好地调动了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意识而获得了较宽的思路,出现了多种样式。这应该说是一种进取和收获。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教学思路和教学体制,2004年度的全院新生素描汇报展览中,西安美术建筑环境艺术系以优异的成绩荣获第一名,其中一等奖四名。而环境艺术系的教师仍旧不满足现状,在教学的思路和还在不断的探索、尝试、调整,力求能够永远以最敏锐的艺术嗅觉力来引导学生发挥出最大的潜力,这才是环境艺术系教师永不停息地对艺术执着探索的脚步,也是环境艺术系特色的办学模式的体现。
三.教学成果
近年来建筑环境艺术系在面向社会输送和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的同时,曾先后完成国家级和省政府多项大型艺术工程项目,已完成的主要项目有: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陕西唐院》方案及世博会中国馆《陕西馆》展示设计。该项目曾荣获世博会组委会二项金奖、三项银奖。《宁波市中山广场》方案,该项目曾荣获国家建设部二等奖。西安大雁塔北广场景观公共艺术设计,该项目曾荣获“为中国而设计”首届环境艺术设计大赛银奖,并荣获“全国十届美展”优秀奖。《西安民俗园 怡园》景观设计,该项目曾荣获“为中国而设计”首届环境艺术设计大赛铜奖,并入选“全国十届美展”。《人民大会堂陕西厅》室内设计,该项目曾荣获“为中国而设计”首届环境艺术设计大赛优秀奖。《西安大唐芙蓉园》景观设计、陕西驻京办《陕西大厦》五星级宾馆设计、陕西乾陵《唐诗苑》方案设计、《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文化墙》项目设计、《西部美术馆室内设计》,以及西安美术学院校园总体规划方案设计等。设计方案和工程项目多次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大奖。
同时我系研究生以及本科生也在全国个专业大赛中有不俗的表现,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奖项,且论文以及作品也发表于各国家以及省市杂志刊物。
四.师资建设情况
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现有教师近6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7人。硕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65%。面向全国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士学位本科生和各类研修生。全系在校生已达1000余人。
五.学风与教风、教学管理、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艺术院校的基础绘画如同立功科院校的文化课,是以求同而不存异,追求普遍真理为发展教学特点的。但随着艺术领域的不断扩展,艺术专业学科的不断细化,宽泛的绘画基础已不能满足各专业作为独立学科的发展需求。因此我系在教学中不断探求如何将绘画基础与专业设计基础有机联系,这就促进了专业绘画教学的应运而生。
专业绘画既是基础绘画的专业性的深入与转变,同时又是专业设计的启蒙与铺垫。专业绘画探索的是求同存异的教学方式,要求的是专业化、个性化、学科化的教学目标。我系基础教学正是以此为教学依据,依次设置了专业绘画的系列性、系统性,以专业角度与需求进行艺术基础的提升与转化。在教学张着重引导学生的艺术创新思维与专业设计思路,以传统绘画手段机、进一步提升学生绘画艺术基础,同时开发学生作为建筑环境艺术学科所必备的环境观察力、细节洞察力、情感感受力、空间想象力以及学科所独具的科学理性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通过此课程教学的不断摸索逐渐形成了有别于纯绘画课程的特色,学生素材选择原创性强,题材立意丰富,绘画手段多样,艺术感受能力、空间识别力与逻辑分析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与深化。
本系课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手段多样,学风教风严谨。课堂学生反映积极,教学成果也得到了校领导和师生多方的认可。至此,几年来专业教学的专业性发展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六.专业建设与改革
我系重点研究方向有:城市居住环境、中国风景园林历史和西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等方面,主要课程设置有:现代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景园建筑理论、城市社会学、系统工程学、环境心理学及现代建筑引论、城市生活空间环境规划与设计理论、城市交通规划研究、工业园区总图古话设计及其理论等,在课程设置上拟开设生态学、经济学、交通规划等专题 。随着在专业建设方面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上,我系初步将计划新开设建筑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