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院校的几大特征
特征一:注重规范养成
“周日晚点名制度”、“早操制度”……这些是师范生耳熟能详的规章制度,暂且不论其合理与否,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学校都会针对在校生制定名目繁多的管理规章,面对同样的规章,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最大的区别在于对规范的重视程度和侧重方向上。师范院校会特别严格地要求学生学习的规范和对知识的掌握。“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知识的传承者,掌握知识只是基本的职业要求,为人师的更高境界则是在精神和品德上成为学生的典范,这无形中要求师范学院极其重视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
广西某师范学院毕业的罗同学这样回忆自己的大学:“读书的时候,学校管理确实很严格,每天早上都要按时出操,晚上上晚自习,寝室按时熄灯,一天的生活都被学校安排的很有条理。”这样的生活,很多非师范院校的同学是很难理解的。“我基本上都是早上上两节专业课,下午去图书馆看会书,接着去打打篮球,晚上有两个小时的家教,这学期基本上都是这样过的,有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在同城另一所综合性大学读大三的李同学这样安排自己一天的时间。
虽然这只是两位同学不同的校园生活状态,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的区别。“师”为教师、教育工作者,“范”为规范、规则。师范生从踏进校门的那刻起,就被灌输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师职业伦理观念。教师的思想、行为是学生乃至世人的模范,培养教师,不只是学科知识与教育教学能力,更应重视师德的熏陶。
特征二;基础学科实力雄厚
在众多师范专业中,基础学科总是最朴实无华却最掷地有声的一枚招牌。具体而言,师范专业的设置多与中小学开设课程一致。青海师范大学的铁生兰副教授认为“师范大学的主要优势和特色是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
这种与基础教育对接的封闭培养模式,让师范院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下了中文、数学、历史学、物理等基础学科领域的核心地位。从这个角度,我们也不难理解,国家大部分基础学科基地班都设立在师范大学。如福建师范大学地理学基地班,湖南师范大学的中文基地班、生物基地班、历史基地班等。这些基地班主要培养少而精的高层次基础学科研究和教学人才。学生每年不仅可以享有基地班奖学金,大四还可以优先申请保研。
在师范院校雄厚的基础学科背后,是许多赫赫有名的大师:北京师范大学刘来福教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学生,数学值得用一生去追求;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黄璘生教授除了在大学授课外,还经常到各地中学讲学……读大学,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是“读名师”,师范院校的名师不仅亲自践行教师的职业操守,其钻研学术的态度和为人处事的哲学更是学生的典范。山东师范大学的名气与其他部委直属高校相比尚不够大,但它建校伊始就设立的中文专业,在田仲济、王化学等知名学者的带领下,专业排名一度进入全国前十,名师的作用和威望可见一斑。
特征三:课程设置师范特色强
同样是中文系,山东师范大学的学生就比山东大学的学生多学三门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际上,这三门课程也是师范院校课程设置的“老三门”,同一个专业的其他课程设置与非师范院校没什么太大区别。对于很多师范专业学生来说,掌握这三门课程,就省去了备考教师职业资格证的麻烦,具备了走上教师岗位的通行证。但是,也正是由于师范院校长期以来培养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课程只有这三门,且课程内容更新速度不快,使得如今的师范生在职业技能上不再像过去有明显优势。
目前在师范院校任职的杨泽忠教授,其间也曾在上海交通大学深造,他认为,师范院校学生的学习态度相对于综合大学的学生来说会好很多,因为师范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大多与教育相关,因此学校偏重学生教学技能和教学心理方面的培养。在教学大纲和教学标准上也与非师范院校和非师范专业不同,主要区别在是否开设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也称教学方法导论)等三门课程。
特征四:师范专业学费低,补贴高
很多人报考师范院校或者师范专业,除了兴趣使然之外,也有出于学费相对较低的考虑。长期以来,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的学费相对其他院校和专业而言要低很多,且2007年开始,教育部在其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中施行“免费师范生制度”:志愿服从分配到农村进行基础教育的师范专业学生,只用缴纳一定的书本费和代办费即可入学。事实上,在这项政策之前,首都师范大学就对其招收的师范专业学生全免学费了。而全国各级师范院校的学费也普遍较低:广西师范大学师范生的学费仅仅为2150元/学年,非师范生也只有3250元/学年;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的师范生学费也在3500元/学年左右。从整体上来看,师范生的学费大致不超过3500元/学年。
此外,较高的生活补贴也是很多家境一般的考生报考师范大学的重要原因。在华东师大,免费师范生每月的生活补贴为439.50元,其中39.50元是每位在校本科生都可以享受的学校补贴。也就是说,免费师范生的补贴比普通学生高出了400元,而这一标准在北师大甚至更高。
特征五:非师范专业遭尴尬?
“和原来想象中的不一样,早知如此还不如去读普通学校的专业。”谢同学2015年毕业于武汉一所部属师范大学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典型的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毕业前的招聘会上他彻底“体验”了一把尴尬:想做老师,但却遗憾没有教师资格证;投了几家当地的企业,也因为企业对师范院校固有偏见没有拿到OFFER。面对记者,他很后悔当年填报志愿时贪图学校的名气而放弃了同城的另一所理工科院校。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师范院校大量增设非师范专业,许多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在数量上已超过师范专业。“这样很容易使得师范院校缺乏熏陶师德的校园氛围和环境。”厦门大学的潘懋元教授对于师范院校盲目开设非师范专业的现象很是不解。但是在“做大做强”的心理作用下,师范院校对于增设非师范专业还是趋之若鹜。
采访过程中,很多老师对于师范院校中非师范专业的发展持谨慎态度,相对于师范类专业,师范大学中的非师范专业的地位和质量都在面临挑战。“一来,这些非师范专业的课程模式和培养模式与师范专业别无二致,很容易不伦不类,师范的技能没掌握好,专业的学习也不够深入,与非师范院校毕业生相比也没有竞争优势;二来,师范院校向来是师范专业的领地,非师范专业在学校受到的重视有限,特别是在地方师范院校中。”杨泽忠教授这样解释他不看好非师范专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