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9月间,浙江舟山水下考古工作站分别在普陀区的五个海岛乡镇进行了水下考古调查工作。调查人员克服台风边缘影响、海况恶劣的困难,出海对沉船疑点作实地考察、定位,初步掌握该海域存在宋元沉船疑点的信息,取得了一手的资料。
舟山市水下考古工作站自2008年11月正式挂牌以来,在各级主管部门指导协助下,对舟山海域内的水下文物、陆上涉水临海港口等情况有概况性的了解。特别是在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等部门的技术支持下,对水文条件较好的海域内存在的疑点,进行几次水下实地考古活动。今年7月在嵊泗海域对白节峡“太平轮”、花鸟乡江礁沉船、东库山沉船群等几处沉船疑点,利用声纳探测、潜水探摸等手段,进行水下考古探测探摸,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嵊泗海域水下探测探摸结束后,舟山市水下考古工作站及时总结经验,梳理工作思路,对前期的陆上调查工作加以回顾,重点从三个层面全力推进舟山水下考古事业:
一是契合全市编制“十二五”规划的难得机遇,将舟山水下考古的未来发展与工作构想融入其中,配合市政府提出的打造“海洋文化名城”战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以全局的高度统领水下考古事业,充分发挥舟山海域广阔、水下遗迹遗存丰富的优势,深入细致,挖掘潜力,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努力完成规划预期的各项指标任务,跟上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新趋势,在保护与传承的指导方针下,展现水下文物的独特魅力。
二是及时追踪国内外最新水下考古进展,汲取经验成果,适当调整本站工作思路,结合本地实际,在理论上协调指导思想,在实践中充实工作能力,以点带面,力求突破,戒除急燥畏难情绪,充实专业知识,搜集水下信息,积累工作经验,逐步打开舟山水下考古事业的新局面。
三是下半年舟山水下考古工作如期推进,首先全力做好六横“双屿港”考古调查工作,配合市政府主导的双屿港历史文化研究工作计划,目前研究会与学术论坛的筹备工作正在有序展开,预计今年末明年初依次进入实施阶段;其次利用渔休等时机,集中开展水下考古陆上调查与信息搜集工作,这项工作需用走村入户,上岛下海,投入精力大,花费时间长,调查人员克服重重困难,精心准备,耐心走访,细心记录,主动工作,与广大渔村的渔民交流沟通,在搜集有价值信息的同时,也进行水下考古的宣传,把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意识深入基层民间。目前,调查工作的模式渐已成形,但仍需在不断实践中加以改进、完善。
下半年陆上调查的重点将放在普陀区,该区除十六世纪的“双屿港”外,附近海域为古航路途经之地,岛礁纵横,水文复杂;加上渔民众多,传统捕渔业历史悠久,海上作业面广阔,民间蕴藏的水下文物信息丰富,是工作站下步重点调查与开展探测探摸的区域。(浙江省舟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任记国)